Baidu
map

妈妈乙肝传宝宝,如何治疗才是更佳?

2017-06-30 杜宁大夫 搜狐健康

女孩15个月,母亲是大三阳,孩子12个月时查出的大三阳,上个月检查发现ALT是171,AST是118,DNA是10的七次方,B超检查正常;半月后复查发现ALT是247,AST是166。一个大夫说先保肝治疗,一个大夫建议打干扰素。孩子现在需不需要打干扰素,要看转氨酶升高是否由乙肝病毒所致。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比如甲肝、丙肝,以及其他非嗜肝病毒感染性疾病,比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都可能会导致

女孩15个月,母亲是大三阳,孩子12个月时查出的大三阳,上个月检查发现ALT是171,AST是118,DNA是10的七次方,B超检查正常;半月后复查发现ALT是247,AST是166。一个大夫说先保肝治疗,一个大夫建议打干扰素。

孩子现在需不需要打干扰素,要看转氨酶升高是否由乙肝病毒所致。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比如甲肝、丙肝,以及其他非嗜肝病毒感染性疾病,比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都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另外,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如果确诊转氨酶升高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提示孩子已经处在免疫激活期。也就是说乙肝病毒开始“袭击”肝细胞了,肝脏里已经出现了炎症反应。这个时候是抗病毒治疗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效果最好的时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首选的抗病毒药物就是干扰素,这个孩子一岁多,打普通的短效干扰素就行。因为干扰素有副作用,要定期监测,一般每周查一次血常规,每半个月到一个月做一次肝功能检查。与此同时,可以使用一些免疫调节剂,有助于乙肝病毒的杀灭,比如香菇多糖、六味五灵片等。

单纯保肝治疗方法只能是一种辅助治疗,护肝治疗并不能终止乙肝病毒对肝脏损害。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0~40 IU/L)五倍以上,打干扰素的同时可以用一些护肝药。但如果转氨酶在正常值的五倍以下,就没必要加用保肝药了,可能会掩盖病情。因为肝损害不是特别严重时,用保肝药把转氨酶降下来了,就以为病治好了,其实乙肝病毒量并没有下降,肝脏里面的炎症还存在。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可以在抗病毒的同时用一些保肝药物。

乙肝宝宝转氨酶升高,该打干扰素还是吃核苷药?

孩子的转氨酶升高,说明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乙肝病毒已经开始发挥“袭击”作用,需要开始抗病毒治疗,及时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其对肝脏的损害。抗乙肝病毒感染有两大类药物,即干扰素与核苷(酸)类药物。原则上,儿童乙肝抗病毒治疗首选干扰素,但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0~40 IU/L)的10倍以上,要先保肝治疗,待肝功能好转,转氨酶下降到正常值的10倍以下,才能够开始打干扰素。否则,可能会加重肝功能的损害。

这个孩子转氨酶已经588IU/L,肝脏损害非常严重,如果不立即治疗病情会越来越重。但转氨酶已经超过了正常值的10倍,目前不适合用干扰素,所以建议用另一种抗病毒的口服药——核苷类药物,同时用一些护肝药。这个孩子推荐使用恩替卡韦或者拉米夫定。相比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容易出现耐药。所以可以选择口服恩替卡韦,也可以先用拉米夫定,如果出现耐药再换成恩替卡韦。

孩子大三阳变小三阳就是有效果?

单凭大三阳变成小三阳这一项指标,不能说明治疗一定就是有效的。评价乙肝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有三个指标:第一是肝功能恢复正常,也就是转氨酶下降到正常水平;第二是乙肝病毒量的下降;第三是大三阳变小三阳。其中,乙肝病毒DNA拷贝数是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如果干扰素治疗有效果,最先出现则是病毒DNA量的下降。比如病毒量原来是10的5次方,治疗后变成10的4次方。当病毒含量低至目前检测的最低值k,部分患者则由大三阳会变成小三阳。这个孩子经过干扰素治疗,大三阳虽然转变成了小三阳,但是病毒量不降反升,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病毒突破”,这就说明干扰素治疗无效。所以复查发现大三阳变成小三阳,很可能是实验误差,也可能是乙肝病毒e抗原变异,检查出现阴性结果。对于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则需要复查,以排除实验误差。本病例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乙肝病毒DNA拷贝数反而上升,则考虑”病毒突破“,则停用干扰素,改用口服核苷类药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49786, encodeId=46511249e865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52645994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宝宝#</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5994, encryptionId=95264599452, topicName=宝宝)],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杏林小小, createdTime=Fri Jun 30 23:17:00 CST 2017, time=2017-06-30,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慢性乙肝随访系统在46家医院上线

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设立的“慢乙肝长期管理网络随访系统公益项目”6月19日启动。该项目在46家医院的感染科、肝病科建立并应用网络随访系统,探索和完善慢乙肝患者长期管理。据悉,此前网络随访系统试运行期间,已有2000多名医生和2万名~3万名患者参与。

盘点:近期乙肝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近日,世卫组织在日内瓦发布新报告说,全球约3.25亿人携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绝大多数人无法获得合适的检测和治疗,这一公共卫生重大挑战需要全球紧急反应。这份报告显示,2015年病毒性肝炎造成134万人死亡,这与结核病和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相当。然而,结核病和艾滋病死亡率已在下降,肝炎死亡率却在上升。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乙肝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1】Lancet Ga

Scand J Gastroenterol:慢乙肝患者肝硬化分期与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生肝癌的风险

韩国首尔庆熙大学医学院Shim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应用恩替卡韦(ETV)抗病毒治疗中,肝硬化伴显着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腹水)、饮酒和高龄是发生肝细胞癌(HCC)的独立预测因素。

Oncotarget:IL-18基因多态性对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易感性的影响:一项中国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IL-18基因多态性影响了IL-18基因的转录活性,并且与多种疾病相关。目前IL-18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相关肝脏疾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我们通过这个病例对照研究来探索两者间的关系。

Hepatol:尽管在HBV流行人群中广泛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是肝癌的负担还在增加

目前全世界大多数肝病和肝癌的死亡都是归因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HBV的治疗有了显着的进步,但还是有一些人口水平数据是关于HBV对肝脏疾病和肝癌的疾病负担的影响。韩国是一个乙肝流行国家,本研究统计分析了1999年至2013年期间韩国的国家死亡数据库中所有关于肝脏疾病和肝癌的死亡数据。

Plos One:核酸多聚物能在HepaRG细胞和人原代肝细胞中抑制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

乙肝病毒(HBV)感染仍然是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2.4亿为HBV慢性感染者,这些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非常大。目前现有的药物很少能够真正治愈慢乙肝,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抗HBV药物的出现。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