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5-05-13 沈迪 王小兵等 中国肿瘤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方面已被广大临床医生所关注,但目前尚未发现具体高敏感度及特异性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因此,研究和发现新的诊断和监测肺癌发生发展的肿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TGF-beta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凋亡、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正常人血清中的成熟MIC1蛋白呈低水平稳定表达在病理状态下如肿瘤、急性损伤及炎症时其表达可显著性升高。对多种类型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方面已被广大临床医生所关注,但目前尚未发现具体高敏感度及特异性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因此,研究和发现新的诊断和监测肺癌发生发展的肿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TGF-beta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凋亡、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正常人血清中的成熟MIC1蛋白呈低水平稳定表达在病理状态下如肿瘤、急性损伤及炎症时其表达可显著性升高。对多种类型肿瘤患者血清MIC-1含量进行检测显示肿瘤患者血清MIC-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和非癌对照,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一个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4例肺癌患者、4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229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并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和SCC浓度。
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中MIC-1浓度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肺良性疾病组(P<0.001)。MIC-1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3%和96.5%。MIC-1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优于已有标志物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在肺癌早期(Ⅰ~Ⅱ期)阶段,MIC1的敏感度优于其他5种标志物的联合诊断(Ⅰ期:66.7%vs47.6%,Ⅱ期71.7%vs65.0% )6种标志物联合诊断则能使Ⅰ期和Ⅱ期肺癌诊断敏感度分别提高至77.1%和83.3%。
结论:
MIC-1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肺癌诊断标志物。
原始出处:
沈 迪, 王小兵, 车轶群, 刘秋颖, 许潇天, 张 伟, 齐 军.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_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肿瘤, 2015, 24(5):421-42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临床应用#
48
#抑制因子#
53
看看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