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医学领域引力波级重大理论突破在何方?
2016-02-13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医学领域的引力波级的发现,是基因编辑,肿瘤免疫治疗?应该都不是!真正重大突破应该是理论级的突破,而技术只是实现方法。理论突破,影响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而技术变化往往是数年的发展!医学领域需要具有里程碑式理论突破?
MedSci:医学领域的引力波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突破在何方?
引力波的证实,将让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深空,高维空间等探测。
医学领域的引力波级的发现,是基因编辑,肿瘤免疫治疗?应该都不是!真正重大突破应该是理论级的突破,而技术只是实现方法。理论突破,影响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而技术变化往往是数年的发展!医学领域需要具有里程碑式理论突破?
这是发表的论文:
B. P. Abbott et al.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Virgo Collaboration),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a Binary BlackHole Merger,Phys. Rev. Lett. 116, 061102 – Published 11 February 2016
下面详细介绍有关引力波发现,令全世界瞩目的情形!
第一部分:人类发现引力波的100年历程
据《自然》杂志报道,美国领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科学家们在2月11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个世纪前就预言的时空涟漪。LIGO有2个站点,分别位于华盛顿州汉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自然》杂志用图片描述了发现这种物理中最神秘现象的过程。
1916年6月:爱因斯坦预测了宇宙中的涟漪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是质量巨大物体周围时空的扭曲。在创立广义相对论时爱因斯坦认为,时空会产生涟漪并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从物体向外扩张。很多科学家怀疑这种波是否真实存在,爱因斯坦本人也多次摇摆。
1969年6月:首次宣称发现引力波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Joseph Weber)认为引力波是真实存在的。1969年他宣布用自己发明的探测装置:一个长2米和直径1米的铝制圆筒,发现了引力波。他称在引力波撞击圆筒时发出了“声响”。但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再现过,最终所有人都不认同这种结论。但他的工作吸引很多人去研究引力波。
1974年:中子星带来新进展
马萨诸塞州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教授约瑟夫·泰勒(Joseph Taylor)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Russell Hulse),在1974年首次发现了脉冲双星PSR B1913+16,这个星体由2个在近距离轨道里相互缠绕的中子星组成,而且以爱因斯坦预测的速度螺旋式向内靠拢——似乎引力波带走了能量。
此次发现被认为是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观测证据,但给赫尔斯和泰勒带来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0年:进入LIGO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提出建设大型探测装置,使用激光干涉技术寻找引力波,很多研究者强烈反对此项目,他们担心花了很多钱没有任何发现,又影响了其他研究的资金投入。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1990年批准建设LIGO,1992年选择实验的2个地点:华盛顿州汉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这些设施在1999年完工并在2001年开始收集数据。2010年2个天文台暂时关闭进行升级。
2014年4月:声称发现原点波(primordial wave)
2014年有关引力波的证据又出现了,BICEP2南极站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了B modes——他们认为是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原点”引力波产生的微弱微波信号。但后来发现他们的分析是错误的:检测到的信号是我们银河系星际尘埃产生的。
2015年9月:先进LIGO
去年9月经过大幅升级的LIGO进行了首次观测,可在大得多范围的空间搜索引力波。2016年1月先进LIGO完成了首个探测期。
2016年2月:LIGO宣布成功发现引力波
2月11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LIGO团队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木秀林)
第二部分:MIT校长致全校的信,有关引力波的发现
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全体成员:
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在华盛顿特区将进行物理学界的一次历史性发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Albert Einstein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百年前预见的一种时空干扰波。
你也许会去现场观看这一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发布会后,你也可观看我们校园的发布活动。你也可以在学院官方网站上阅读到关于这一发现的综述,以及对麻省理工学院教授Emeritus Rainer Weiss的专访,他是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基础科学的美丽和力量
通常而言,不管多么令人印象深刻,我不会给全校致信祝贺某个人的研究成果。我们校区一直都在推出重要的科研成果。但我要鼓励你们去思考今天的发布,因为它在一个广袤的背景上展示了,对深科学问题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如何探索,以及为什么至关重要。
今天的新闻至少包括两个重要的故事:
首先是科学告诉我们:凭藉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准确地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它是从宇宙中某个引力极其强大的地方旅行到我们这里的时空涟漪。这些涟漪信号是不可察觉地微弱。直到不久前,它们也无法被直接观察到。但因为LIGO成功检测到了这些微弱的信号——从两个黑洞相撞成为一个更大的黑洞——我们有了确凿证据,这个系统的活动正如爱因斯坦所预言。
即使是最先进的望远镜也依赖于光,所以我们不能看到这壮观的碰撞,因为我们一直认为,黑洞不会发出任何光。然而,凭借LIGO的仪器,我们现在有“耳朵”可以听到。配备这种新感官,LIGO的团队发现和记录了一个关于大自然的、迄今未被发现的基本事实。但他们利用这个新工具的探险才刚刚开始。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要从事科学!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人类的成就。它始于爱因斯坦:一种广阔的人类意识,可以形成一个超越当时实验能力的概念,而他的后人用了一百年,发明工具,证明了其有效性。
这个故事可以推广到Rai Weiss和其合作者的科学创造力和无比的毅力。数十年来,在技术可能性的边缘,不计成败,Rai Weiss领导一个全球合作的团队,最终将一个光辉的思想实验转变成一个科学发现的胜利。
这个叙事中的重要角色还包括数十名外围科学家,也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者,他们在过去几十年中,系统地评估了这一雄心勃勃项目的意义,决定了予以大量投资。最后的篇章也包括LIGO团队,精心地将这些发现展示在物理学界面前。通过严谨分析和同行评审出版的一步步庄重过程,令我们满怀信心分享这一喜讯——而且开创了一个探索的新前沿。
在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地方,有太多人正在参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我们有时会以实用的附带产品来检验国家的基础科学投资是否物有所值。但在这个案例中,这几乎是不相关的。当然,个中也有立即有用的“成果”:LIGO一直以来是数千大学生和数百博士生艰苦的训练场——其中两人已经正式担任我校的教职。
更重要的是,LIGO团队的技术创新,以及创造性使用其他领域的工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精密仪器。正如我们在麻省理工学院所熟知的,人类无法抗拒一个新工具的诱惑。LIGO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回报”的方式未可限量。关注其发展十分有意义。
我们今天庆祝的发现体现了基础科学的悖论:它是辛苦的、严谨的和缓慢的,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没有基础科学,最好的设想就无法得到改进,“创新”只能是小打小闹。只有随着基础科学的进步,社会也才能进步。
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具备如此不凡的条件,能欣赏这一成就的美丽和意义,并敞开进一步成就的机会。我为自己属于这个校区的一员而自豪和荣幸。
谨致振奋与赞叹!
L. Rafael Reif
{nextpage}
什么是引力波?
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在非球对称的物质分布情况下,物质运动,或物质体系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引力波。在宇宙中,有时就会出现如致密星体碰撞并合这样极其剧烈的天体物理过程。过程中的大质量天体剧烈运动扰动着周围的时空,扭曲时空的波动也在这个过程中以光速向外传播出去。因此引力波的本质就是时空曲率的波动,也可以唯美地称之为时空的“涟漪”。
下面这个动画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S. Barke,显示了两个黑洞相互绕旋慢慢靠近最后并合的全过程。过程中黑洞周围的时空被剧烈扰动,最后以引力波的形式传播出去。
引力波的强度由无量纲量h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引力波引起的时空畸变与平直时空度规之比。h又被称为应变,它的定义可以用下图说明。
引力波竖直穿过由静止粒子组成的圆所在平面时,圆形状发生的变化。(图片来自德国爱因斯坦研究所。)
由上图可见,在引力波穿过圆所在平面的时候,该圆会因为时空弯曲而发生畸变。圆内空间将随引力波的频率会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与其垂直的方向相应地被压缩。为了便于解释引力波的物理效应,图中所显示的应变h大约是0.5,这个数值远远大于引力波的实际强度。哪怕是很强的天体物理引力波源所释放的引力波强度,到达地球时也只有10-21。这个强度的引力波在整个地球这么大的尺度上产生的空间畸变不超过10-14米,刚好比质子大10倍。
2、引力波是怎么被发现的?
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有许多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为证明引力波的存在做出了无数努力。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实验证据——脉冲双星PSR1913+16。1974年,美国物理学家家泰勒(Joseph Taylor)和赫尔斯(Russell Hulse)利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由两颗质量大致与太阳相当的中子星组成的相互旋绕的双星系统。由于两颗中子星的其中一颗是脉冲星,利用它的精确的周期性射电脉冲信号,我们可以无比精准地知道两颗致密星体在绕其质心公转时他们轨道的半长轴以及周期。根据广义相对论,当两个致密星体近距离彼此绕旋时,该体系会产生引力辐射。辐射出的引力波带走能量,所以系统总能量会越来越少,轨道半径和周期也会变短。
泰勒和他的同行在之后的30年时间里面对PSR1913+16做了持续观测,观测结果精确地按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那样:周期变化率为每年减少76.5微秒,半长轴每年缩短3.5米。广义相对论甚至还可以预言这个双星系统将在3亿年后合并。这是人类第一次得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是对广义相对论引力理论的一项重要验证。泰勒和赫尔斯因此荣获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PSR1913+16转动周期累积移动观测值与广义相对论预言值的比较。图中蓝色曲线为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值,红点为观测值。两者误差小于0.2%,此发现给引力波科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实验方面,第一个对直接探测引力波作伟大尝试的人是韦伯(Joseph Weber)。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第一个充满远见地认识到,探测引力波并不是没有可能。从1957年到1959年,韦伯全身心投入在引力波探测方案的设计中。最终,韦伯选择了一根长2米,直径0.5米,重约1吨的圆柱形铝棒,其侧面指向引力波到来的方向。该类型探测器,被业内称为共振棒探测器(如下图):
韦伯和他设计的共振棒探测器。引力波驱动铝棒两端振动,从而挤压表面的晶片,产生可测的电压。图片来自:马里兰大学。
当引力波到来时,会交错挤压和拉伸铝棒两端,当引力波频率和铝棒设计频率一致时,铝棒会发生共振。贴在铝棒表面的晶片会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共振棒探测器有很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它的共振频率是确定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共振棒的长度来调整共振频率。但是对于同一个探测器,只能探测其对应频率的引力波信号,如果引力波信号的频率不一致,那该探测器就无能为力。此外,共振棒探测器还有一个严重的局限性:引力波会产生时空畸变,探测器做的越长,引力波在该长度上的作用产生的变化量越大。韦伯的共振帮探测器只有2米,强度为10-21的引力波在这个长度上的应变量(2×10-21米)实在太小,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理学家来说,探测如此之小的长度变化是几乎不可能的。虽然共振棒探测器没能最后找到引力波,但是韦伯开创了引力波实验科学的先河,在他之后,很多年轻且富有才华的物理学家投身于引力波实验科学中。
在韦伯设计建造共振棒的同时期,有部分物理学家认识到了共振棒的局限性,有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的引力波探测方案在那个时代被提出。到了7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韦斯(Rainer Weiss)以及马里布休斯实验室的佛瓦德(Robert Forward),分别建造了引力波激光干涉仪。到了70年代后期,这些干涉仪已经成为共振棒探测器的重要替代者。
引力波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上图可以描述引力波激光干涉仪的基本思想。可以简单理解为有四个测试质量被悬挂在天花板上,一束单色、频率稳定的激光从激光器发出,在分光镜上被分为强度相等的两束,一束经分光镜反射进入干涉仪的X臂,另一束透过分光镜进入与其垂直的另一Y臂。经过末端测试质量反射,两束光返回,并在分光镜上重新相遇,产生干涉。我们可以通过调整X、Y臂的长度,控制两束光是相消的,此时光子探测器上没有光信号。当有引力波从垂直于天花板的方向进入之后,会对两臂中的一臂拉伸,另一臂压缩,从而两束光的光程差发生了变化,原先相干相消的条件被破坏,探测器端的光强就会有变化,以此得到引力波信号。激光干涉仪对于共振棒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激光干涉仪可以探测一定频率范围的引力波信号;其次,激光干涉仪的臂长可以做的很长,比如地面引力波干涉仪的臂长一般在千米的量级,远远超过共振棒。
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世界各地,一些大型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开始筹建,引力波探测黄金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些引力波探测器包括: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臂长为4千米的LIGO(L1);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汉福德臂长为的4千米的LIGO(H1);位于意大利比萨附近,臂长为3千米的VIRGO;德国汉诺威臂长为600米的GEO,日本东京国家天文台臂长为300米的TAMA300。这些探测器在2002年至2011年期间共同进行观测,但并未探测到引力波。在经历重大改造升级之后,两个高新LIGO探测器于2015年开始作为灵敏度大幅提升的高新探测器网络中的先行者进行观测,而高新VIRGO也将于2016年年底开始运行。此外,欧洲的空间引力波项目eLISA和日本的地下干涉仪KAGRA 的研发与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想要成功探测诸如GW150914的引力波事件,不仅需要这些探测器具有惊人的探测灵敏度,还需要将真正来自于引力波源的信号与仪器噪声分离:例如由环境因素或者仪器本身导致的微扰,都会扰乱或者轻易淹没我们所要寻找的信号。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建造多个探测器的主要原因。它们帮助我们区分引力波和仪器环境噪声,只有真正的引力波信号会出现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探测器中。当然考虑到引力波在两个探测器之间传播的时间,前后出现会相隔几个毫秒。
上图(来自LIGO Laboratory/Corey Gray)是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附近,臂长4千米的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L1)。下图为高新LIGO的灵敏度曲线: 图中X轴是频率,Y轴是频率对应的噪声曲线,仪器噪声越低,探测器对引力波的灵敏度越高。可见高新LIGO的最佳灵敏度在100-300Hz之间。
经过4年不断升级和测试的高新LIGO终于在2015年9月初试锋芒。事实上,很多人都对2015年的第一次观测运行(O1)能否探测到信号抱有怀疑态度,因为它的灵敏度还远远没到最佳状态。然而,宇宙往往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惊喜。甚至在O1没有正式启动时,GW150914就已经不期而遇了*。万幸的是,O1采用的是软启动,所以在信号到达地球时,探测器已经处于工作状态了,采集到的数据也是可靠的。
3、发现引力波意味着什么?
“爱因斯坦当初认为引力波太过微弱而无法探测,并且他从未相信过黑洞的存在。不过,我想他并不介意自己在这些问题上弄错了。”——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所长艾伦(Bruce Allen)
“通过这项发现,我们人类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旅程:一场对于探索宇宙那弯曲的一面(从弯曲时空而产生的事物和现象)的旅程。黑洞的碰撞和引力波的观测正是这个旅程中第一个完美的范例。”——索恩(Kip Thorne)
“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实现了50年前就设定好了的伟大目标:直接探测难以捕捉的事物,更好地理解宇宙,以及,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之际完美地续写爱因斯坦的传奇。” ——加州理工学院,LIGO天文台的执行官莱兹(David H. Reitze)
“这项探测是一个是时代的开始:引力波天文学研究领域现在终于不再是纸上谈兵。”——LSC发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冈萨雷斯(Gabriela González)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引力波#
75
期待科技更大的发展
174
爱因斯坦。。。
167
梅斯医学这个提醒非常有意思,这个发问令人发人深省
114
重大的发现往往是老百姓看不懂,但是它是划时代的
156
不过好深奥啊
130
不知道有什么用。。。
106
赞
185
不过还是不知道对医学有什么用。。。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