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副教授谈ESC2015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2015-09-14 吕瑞芳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5)专题报道 刘巍副教授 本届ESC年会6大热线研究之心肌梗死专场于伦敦时间8月30日下午举行。现摘取该专场部分研究及本报记者就该专场内容对北京安贞医院刘巍副教授的现场采访与读者分享。 BACC 临床上,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心梗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15)专题报道
刘巍副教授
本届ESC年会6大热线研究之心肌梗死专场于伦敦时间8月30日下午举行。现摘取该专场部分研究及本报记者就该专场内容对北京安贞医院刘巍副教授的现场采访与读者分享。
BACC
临床上,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心梗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一方面有助于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另一方面,可防止对非急性心梗患者的过度治疗。
目前指南推荐的都是3小时肌钙蛋白I方案,但ADAPT和APACE两项研究都显示更早期诊断的可能性。BACC研究即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hsTnI)排除急性心梗的可行性。
该研究纳入1045例疑似心梗的急性胸痛患者,在1小时和3小时分别检测受试者hsTnI水平,比较1小时方案和3小时方案的诊断价值。
结果显示,1小时方案的阴性预测值和特异性与3小时方案相当,可安全排除急性心梗患者。
对于临界值的分析则显示,hsTnI排除急性心梗的最佳临界值为6ng/L:随访6个月时,以hsTnI6ng/L被排除急性心梗诊断并出院患者的死亡率为0.79%(3例死亡),而以hsTnI27ng/L被排除急性心梗诊断并出院患者的死亡率为1.73%(12例死亡)。
以上结果提示,在急性胸痛患者中,hsTnI1小时方案可以准确、安全地排除心梗,6ng/L作为界限值敏感性更高。
ALBATROS
研究入组1600例发作72小时以内的心梗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随机接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或安慰剂。
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除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增加高血钾发生率之外,两组其他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研究者指出,早期接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可改善心梗合并心衰患者预后,但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并未给不合并心衰的心梗患者带来获益,而该类药物对于STEMI患者的获益还须进一步研究证实。
CIRCU
研究入组970例发作12小时内的急性心梗患者,分为应用环孢霉素注射组和安慰剂组。
1年随访结果显示,环孢霉素并未改变患者预后:两组主要终点发生率(全因死亡、心衰加重或再住院、左心室重构)和次要终点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虽然前期动物实验和小规模研究证实环孢霉素或对急性心梗患者有效,但CIRCUS研究并未证实这一点。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刘巍副教授点评
热线研究心肌梗死专场公布的几项研究主要集中在诊断和预后方面。BACC研究旨在探讨hsTnI对于急性心梗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显示,这一诊断指标排除心梗安全、有效。
心梗诊断提前对于挽救坏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也鉴于此,本次大会上公布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指南更新中也建议使用高敏肌钙蛋白1小时监测流程进行心梗的诊断。相信随着更多研究结果公布和指南的规范化建议更新,这些早期诊断心梗的指标会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本专场其他几项研究探讨了改善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治疗手段,可惜结果均为阴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研究进展#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