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房颤,重视抗凝,预防脑梗
2019-06-09 郭艺芳 郭艺芳心前沿
提高人们对房颤危害性的认识,加强房颤筛查与合理防治,提高抗凝治疗覆盖率,最大程度降低房颤危害、特别是降低卒中风险。
【写给非专业人士】
房颤是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的主要危害之一是诱发脑梗。所以当发现自己患有房颤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估,看看自己发生脑梗的风险大不大。如果发生脑梗的风险很高,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已经发生脑梗的患者,应该通过动态心电图等方式加强房颤的筛查,并视情况接受抗凝药物治疗,以防脑梗再次复发。有些患者担心抗凝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用药,这是不应该的。只要规范用药,其副作用发生率是很低且可控的。如果拒绝使用抗凝药,一旦发生脑梗,对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将产生更大的影响,且会更为显着的增加医疗费用。
【写给专业人士】
关于房颤筛查
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在检查脉搏与心电图时应注意是否存在房颤;在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应进行至少72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检出可能存在的阵发性房颤。若无阳性发现,建议进行更长时程的心电图记录;对于75岁以上或卒中高危患者,也推荐进行系统性心电图检查以筛查房颤。
【解析】
我国是卒中大国,除高血压外,房颤是导致缺血性卒中高发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无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均会显着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因此,在高危人群中积极筛查房颤对于制定正确的卒中预防策略至关重要。这一问题在我国一直未受到应有重视。特别是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后的患者,部分患者可能属于非瓣膜性房颤所致的心源性卒中。若不进行房颤筛查并予以必要的抗凝治疗,此类患者未来复发卒中的风险很高。因此通过日常体检、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反复筛查房颤应作为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无创性可穿戴长程心电监测系统(连续记录7-14天)在我国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为卒中患者房颤筛查提供了便利。积极推广应用这些新技术,对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关于抗凝治疗
欧美国家指南推荐将CHA2DS2-VASc评分系统做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建议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或CHA2DS2-VASc评分≥3分的女性应用抗凝药物治疗;CHA2DS2-VASc评分=1分的男性或CHA2DS2-VASc评分=2分的女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抗凝治疗。在抗凝药物选择方面,首先推荐新型口服抗凝剂(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这些新型药物具有用法简单、疗效可靠、不用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安全性好等优势。若不具备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的条件(例如缺乏药品供应或价格因素),应选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INR,使其稳定在2-3之间。
【解析】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是制定抗凝治疗方案的依据。欧美指南建议将CHA2DS2-VASc评分系统做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工具,但个人认为在我国、特别是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应该首推CHADS2评分系统,后者更为简单易记,便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对于具备抗凝治疗指征的患者,应考虑启动抗凝药物治疗。无论采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还是传统的华法林,均能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很多患者、甚至医生因为对抗凝药物的出血性不良反应过度恐惧,使患者失去抗凝药物治疗的机会,最后发生致死或致残性卒中,这种情况在我国非常普遍。只有充分重视高危人群中的房颤筛查、并对具备抗凝治疗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抗凝药物治疗,才能改善这一局面。
【提高重视程度】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脑梗#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