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让我死!让我死!让我死!”——插管存活太痛苦了

2018-09-20 《医述》作者 医学界

我是一个ICU医生。最初在急诊室的时候,我已经劝过老王的家里人:“别给他插管了,要不就这样吧,反正二氧化碳已经高到引起肺性脑病,既然昏迷了,也就没有什么痛苦,家里人就陪着他,让他这么去了吧。”老王是一个“老病人”——冬天反反复复在呼吸科住院,出院没几天又进来的哪种“老慢支”病人。短暂的在家的日子,也是吸着氧气的。走不动几步路,脸就憋得发紫。慢性病进展到这个状态,正常的生活已经到山穷水尽,没有

我是一个ICU医生。

最初在急诊室的时候,我已经劝过老王的家里人:“别给他插管了,要不就这样吧,反正二氧化碳已经高到引起肺性脑病,既然昏迷了,也就没有什么痛苦,家里人就陪着他,让他这么去了吧。”

老王是一个“老病人”——冬天反反复复在呼吸科住院,出院没几天又进来的哪种“老慢支”病人。

短暂的在家的日子,也是吸着氧气的。走不动几步路,脸就憋得发紫。慢性病进展到这个状态,正常的生活已经到山穷水尽,没有痛苦的死亡,是老年慢性疾病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结局。

躺在急诊抢救室的床上,带着氧气面罩的老王,已经没有意识了,二氧化碳分压达到110mmHg,呼吸反而不显得太费力,粘稠的痰液堵在咽喉部位,发出令人胆颤的粗糙的痰鸣音。

这种状态可能会维持几个小时,也许几天,最终,老王会在昏迷中走向另外一个世界。

家属在抢救室门口紧张地商量、再商量... ...老王家是富裕的农村家庭,几个子女都挺孝顺的,以前一趟一趟送他来住院,都是前后簇拥着,今天你陪,明天我送饭,一副人丁兴旺又关系融洽的子孙满堂景象。

“罗医生,我们还是插管... ...”老王的大儿子踌躇着来跟我说。他很犹豫,好像很对不起我的耐心劝告,虚心接受又拒不改正的样子。

“那啥,孙子下个星期就结婚了,我们家现在想好好办个丧事都不成,所以就插了管,让老爸等了孙子的婚礼,再风风光光地去吧!”

我无奈地叹口气,半个多小时的劝说,算是白做了。于是让三个儿子在气管插管的告知书上签了字,进去准备操作。

老王再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天以后,躺在ICU的床上了。

呼吸机的作用,对这样的呼吸衰竭病人来说,是立竿见影的。在呼吸机的帮助下,老王体内的二氧化碳在一天内慢慢排出,下降到60mmHg。高浓度氧气加上正压通气的结果是缺氧也明显改善。

老王在机器的支持下醒了过来。

管、气管插管、导尿管、深静脉、双手束缚、全身赤裸盖着被子躺在陌生的床上。老王就是那个样子醒过来。骨瘦如柴的手,愤怒地拍拍床,表示自己的不满。插管后他说不出话来。

初初插管的各种不适,可以用镇静药物和镇痛药物来减轻。

看到清醒后的老王如此难过,他的大儿子很难过地来要求:“要不用点药,不要这么难受,不然他睁着眼睛看着我,就觉得很难过... ...”

我叹一口气,把镇静药物的泵速加了加量,老王随即陷入昏睡状态,安静了下来。

这种状态,在一个ICU医生面前发生,已经有很多很多很多次,所以我也在插管的谈话中,详细地告诉过家属:“插管”不只是插了气管插管,而是一种很残酷的生活的开始。如果插管能够解决老王的呼吸衰竭,医生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慢性疾病的终末期,病情没有可逆性,坦白地说:这样的残酷没有回头路!

但是无论怎样告知,很残酷的场景通常要真的发生了,才会感知这种切肤之痛,老王的儿子现在知道了,我前面说的场景都是真的。

最初的一个星期过去了,老王孙子的婚礼如期举行,几天后的一个下午,ICU探视时间,那个小伙子带了他的新娘来看老王。

明媚的红色套装,明媚的化妆出现在ICU病房内,是一抹难得的暖色。

“爷爷”。新郎官喊着老王。“快叫一下爷爷,让他看看你。”他拽着新娘的手,要求她。

“爷爷”新娘恐惧地看着床上骨瘦如柴的老人,活在呼吸机的支持下,活在管道的环绕下,垂老的生命看上去超出了大多数人能够耐受的范围,更何况,在周围都是这样的一个一个静默的生命:插着气管插管,连在呼吸机上,侧卧的身体很像母腹中的蜷曲,就像用脐带连着母体的胎儿。只不过,垂老的生命是在走向死亡。

监护仪在周围发出嘟嘟的声音。大多数常来探视的家属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医生,能不能让他醒一醒?”新郎胆怯地要求着。老王忽然睁开眼睛,开始愤怒地拍床。他并没有昏迷,镇静剂也开始减量,只是连续生存在这个不知道白天还是黑夜的空间里,他的睡眠周期十分混乱,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从静默中,突然陷入暴躁的挣扎。

明媚的新娘退后一步,捂着嘴,逃出了ICU病房。

“我们还是做气管切开吧。”老王的大儿子在接下来的一天里签了字。家庭会议已经开过,在全家的集体决议后,老大全权代表了全家的意思签了字。

“气管切开不是这个手术本身,而是这种生存状态要长时间维持下去了,你们想清楚了吗?”我再次加重了语气强调。

“钱不是太大问题,老爸新农合可以报销65%。家里有好几家小厂,要说剩下的35%拿不出来的话,会给人笑话。”

“叔叔和舅舅都说了,要救,老爸没了,世上就没有老爸了,家里有经济条件,就不能看他这么过了。”

“另一个孙子过一个月,就从美国回来了,还没有机会见爷爷呢。”

老大的理由,充分得不容置疑。经济宽裕,舆论压力和“时机不对”。老二和老三没有说话,频频点头。

“他会生活得很惨,不能吃、不能下床、不能说话。”我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病人,那是一个植物状态生存了一年多的卒中病人。

“家里都这样说,我们也已经商量过,就这样签字好了。”老王的大儿子畏惧地看一眼病床,快速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在ICU探视时间里进出了多少次之后,在他们几个眼中,这样的生存似乎也不是太难接受,毕竟别人也是那样活着。

我知道,老王在气管切开后,会在ICU内长期待下去,几个月,或者几年,一直待到再次感染,休克、肾功能衰竭,或者其他什么不能抗拒的并发症出来。

身为一个成熟的医生,我知道怎么样和家属正常地交流,用最大的努力保证生命的质量。但是身为一个成熟的医生,我也知道,面对这样的家庭决议,医生是无能为力的。

我叹一口气,在这个复杂的人情社会里,死亡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绝对不是一家子的事情。非常理解这个家庭,因此更加为老王的状态而叹息,他注定要成为ICU内,一个“压床”的病人了。

无声的问题只能愤懑地留在我自己的胸膛中:连死亡的时间都要由子女来定?让他活着,到底是为了他自己吗?

气管切开后,老王就成为ICU内一个长期的成员。

肺功能太差了,他必须24小时连着呼吸机,所以他的活动范围,就只能在床上。他不能讲话,因为套管的影响,吃东西也几乎不可能,管成为长期的管道,永远插在鼻孔里。曾经一度商量过胃造瘘的事情,但是给家庭的决议否定了。

每过2个小时,护士会给老王翻身和更换体位。

不能不说,医疗技术是不可同日而语了,肠内营养、平衡内环境、加强护理。老王就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一天一天活下来。不止是长胖了,脸色红润了,褥疮都没有一个。

每天下午,子女来探视的时候,都会说:“哎呀!看着气色,比以前好得多了。”这是事实。高能营养液直接灌入空肠营养管,没有感情只有功能的肠道充分吸收热卡和营养素。呼吸机又帮助羸弱的肺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这样的“维持治疗”对成熟的ICU医生来说,简单得要命:足够的热卡,足够的液体,稳定的内环境,预防院内感染

唯一的悲哀是:老王是一个意识清楚的人。

“让我死”。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王不止一次写过这三个字。

“爸爸,你糊涂了,我们怎么做得出来?”最初儿子握着他的手规劝他要配合治疗。儿子们都是很孝顺的,每个下午都来看他,为他洗脚,剪指甲,剃胡子。这些由ICU的护工已经做过一遍的清洁工作,儿子们会为他仔仔细细地再做一遍。

为一个老人做这些事,是需要一点耐力的。老化中的皮肤,满是皮屑和色素沉着,指甲粗厚弯曲,关节僵硬膨大。那不是为一个新生婴儿沐浴的喜悦感。

“让我死”。写不动也发不出声音的老王,用嘴型沉默地表达着强烈的意愿。有时候他会整天闭着眼睛,有时候又在床上暴怒地折腾到筋疲力尽。

漫长的时间里,老王一家和我们的管床医生深入探讨过未来的问题,也开过包括舅舅、叔叔在内的“家族扩大会议”,不可谓不慎重,最后给医生的答复是:

“现在这个状态,硬拔掉呼吸机,我们是肯定做不出来的,治疗肯定要积极做下去的。”

“如果未来病情再加重,出现别的大问题,我们就不再折腾了,心肺复苏什么的,肯定是不做了。”

孙子从美国来过了、新年过去了、重孙子出生了… ….

时间就那样一天一天过去。老王在漫长的时间里接受了命运,这个狭小的空间,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站,他不能再看到阳光、不能尝到美味、不能走在草地上、不能哼出声音。

儿子们日复一日在下午,来为他擦洗身体、洗脚、剪指甲。最初还和他聊聊,后来,默默地做,不管老王抗拒还是沉默。

“罗医生,你们治疗得好,他眼下脸色这么好,一点褥疮也没有,我们有经济能力,总要让老爸多活一天是一天。”老王家的大儿子和ICU的医生护士都很熟悉了,他经常夸护工老沈,还偷偷送包烟什么的。

“但是我将来老了,一定不要这样。”他接着说。

我真是听不明白这样逻辑混乱的选择,只好含糊而客套地回应他。

有一次,一个社工组织的志工要求到ICU来参加义务活动。我觉得她其实做不了很长时间,就勉为其难地让她坐在老王边上,帮忙开了收音机放段弹词开篇给病人听。

弹词开篇还没有放完,她就走了,走的时候神情极其得紧张和难过。

“怎么了?”我问她。

“我觉得受不了,我以后可能不会来了。”那位志工头也不回地走了。

是!其实我也明白,在现实的环境下,中国人不愿意、不能够近距离面对临终和死亡。这不是她个人的问题。

后来,当然老王还是走到了最后,一年零四个月之后,老王死了。

看见他被床单包裹着的枯瘦的身体,终于可以离开ICU,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终于解脱了。在最后生存的一年零四个月,他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有一阵子,医生除了查房,都不愿意靠近他的病床。

“让我死”。

“让我死”。

“让我死”。

狰狞而痛苦的表情,干枯的嘴唇一直在无声地要求。

子孙满堂又关系融洽的一大家子人,在最后,庄严肃穆地一起送他去太平间。并没有人痛哭失声。

“老王有福气啊!子孙满堂,又活到89的高寿。看到四代同堂。”护工老沈最后一次为老王清洁身体后,用单子遮住他恢复了平静的脸,用平车推着他出门。

为了答谢老王儿子送过来的香烟,护工老沈客套地说了一句大实话。

但神色间,我分明看到了老沈的言不由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913171, encodeId=f2699131e1fe, content=见多了生死,所以知道那一方病房有时候真的是一道枷锁 ,一场折磨。,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00831/fb689c3e816d4a64820d63f72073eef4/29c665e5fc1341a9ae58ecf5b979aef9.jpg, createdBy=7e215414767, createdName=ANNA1, createdTime=Sat Jan 02 23:19:45 CST 2021, time=2021-01-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1-01-02 ANNA1

    见多了生死,所以知道那一方病房有时候真的是一道枷锁 ,一场折磨。

    0

相关资讯

Lancet:插管后导致心包积气积液案例报道

2014年6月,37岁男性伴终末期肾病、心包积液,欲控制血压行肾脏切除术,术后4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和端坐呼吸。这9年来每周三次透析治疗。查体:静息时都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P 102次/分,R 20次/分,BP 110/70 mm Hg(波动范围25mm Hg左右)。肺部听诊:左侧基底部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辅助检查:胸片:心脏扩大伴气液平。胸部CT:心包积水积液。超声心动图:大量心包积液导致

Crit Care Med:美国重症监护室再插管率和拔管时间调查

脱离机械通气后的再次插管事件一直是重症监护室(ICU)的不良事件。我们试图对美国ICU 再次插管的频率进行调查,从而提出了一个标准的、恰当的拔管时间以减少再插管事件的发生。

Crit Care Med:高流量鼻吸氧能否降低急性呼衰患者的死亡率和插管率?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与患者的高死亡率有关。选择适当的氧合策略是最重要的。近期有研究表明,高流量鼻吸氧对未选择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生存益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高流量鼻吸氧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低氧血症性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我们对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了事后分析,这项研究调查了无创通气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低氧血症性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者来自于法

别让透析患者轻易插管

对于透析患者而言,建立血管瘘用于透析看似只是很小的一个环节,但它直接影响到整个透析的治疗效果。因为伴随着血管瘘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患者就不得不建立新的透析通路。换句话说,各个血管瘘或者插管等透析通道使用年限,决定着患者生命的长短。

JAMA:儿科患者心脏骤停时要不要插管?

气管插管在儿科医院心脏骤停时十分常见,但是心脏骤停期间插管与患者结局的关系是不知道的。观察性研究纳入心脏骤停儿科患者(<18岁),心脏骤停时的气管插管作为暴露因素。主要结果是活着出院。次要结果为自发循环和神经系统结局。一个良好的神经系统的结果被定义为儿童脑性能类别评分1-2分。该研究共纳入2294例患者;1308(57%)为男性,所有年龄组均有患者(平均年龄7个月[ 25 - 75百分位数,21天

琼瑶反对为夫插管引热议:生死抉择由谁定

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和丈夫平鑫涛的儿女在脸书上论战,这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核心问题就是要不要给平鑫涛插鼻胃管。90岁的平鑫涛一年多前患上了失智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最近病情恶化。医生建议给平鑫涛插鼻胃管,琼瑶表示丈夫清醒时曾写过遗嘱,一旦病危不得插管。然而,平鑫涛与前妻的子女不同意。在他们看来,父亲只是不认识人,并没有到“病危”的程度,不让插鼻胃管,就是要饿死他。犹如八点档连续剧般的剧情,引发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