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乙酰水杨酸等的应用与AMI患者短期内更少发生缺血性卒中相关
2014-05-16 寒林 译 中国医学论坛报手机报
一项研究表明,1998年~2008年期间,瑞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起病30天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下降,这与10年期间乙酰水杨酸、P2Y12抑制剂、他汀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相关。文章发表于《卒中》(Stroke 2014,45:1324)杂志。 研究分析了173233例AMI患者,其中3571例(2.1%)患者在AMI起病后30天内发生缺血性卒中。与1998年~2000年
一项研究表明,1998年~2008年期间,瑞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起病30天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下降,这与10年期间乙酰水杨酸、P2Y12抑制剂、他汀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相关。文章发表于《卒中》(Stroke 2014,45:1324)杂志。
研究分析了173233例AMI患者,其中3571例(2.1%)患者在AMI起病后30天内发生缺血性卒中。与1998年~2000年相比,2007年~2008年AMI患者起病30天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降低(2.0%对2.2%,P=0.02)。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增加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了年龄、女性、卒中病史、糖尿病、心房颤动、院内心力衰竭临床症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而PCI、溶栓治疗及乙酰水杨酸、他汀、P2Y12抑制剂的应用则是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下降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乙酰水杨酸#
65
#缺血性卒#
77
#缺血性#
57
#水杨酸#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