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O 2014:李凯教授谈靶向药物的效果评估
2014-07-07 许景红 报道 中国医学论坛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李凯 在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7月4日肺癌诊疗新技术和新进展专场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凯教授在他的报告中首先指出,当前临床常用的疗效标准(WHO和RECIST标准)难以准确反映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的疗效,因为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难以迅速缩小肿瘤而是使其“静止”,与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李凯
在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7月4日肺癌诊疗新技术和新进展专场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凯教授在他的报告中首先指出,当前临床常用的疗效标准(WHO和RECIST标准)难以准确反映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的疗效,因为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难以迅速缩小肿瘤而是使其“静止”,与传统细胞毒药物相比,更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但难以看到明显的短期疗效。随后,李教授通过回顾预测EGFR-TKI以及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疗效的探索历程,分别得出了以下启示:
1.瘤组织中存在TKI的特异性靶点(驱动基因),其表达与初始疗效密切相关,治疗前应进行疗效评估;TKI治疗后靶点的不稳定和肿瘤的异质性可能导致原有靶点发生突变,新的靶点浮现,从而又提供了新的“分层治疗”机会。因此,疗效需要动态观察,治疗也应“随靶而变”。
2. 肿瘤血管网中存在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特异性靶点——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其效应针对肿瘤生长微环境而非肿瘤本身,不一定能换来最大疗效,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抑制肿瘤使其进入休眠状态;或者因为乏氧而“激活”肿瘤细胞使之“干细胞化”,反而加快肿瘤增殖和侵袭。因此,应追求“足量而非过度的治疗”,以达到“平衡抑制”的效果。遗憾的是,当前还未找到任何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案,故只能通过动态观察各种指标、不断调整用药。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SMO#
46
#效果评估#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