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致急性肾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一例
2018-10-23 王雅宁 李敬霞 刘云启 临床肾脏病杂志
患者男,59岁,因“双下肢水肿20 d,腰痛4 d,发热1 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曾伤及右足趾出现皮肤破损,随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査血生化示肌酐75.6 μmol/L,予以利尿消肿等治疗后双下肢水肿消退,破损处愈合。入院前4 d患者出现腰痛(持续性钝痛),尿色深,无肉眼血尿,门诊査血生化示丙氨酸转氨酶130.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08.9 U/L,白蛋白32.4 g/L,尿素氮
病例资料
患者男,59岁,因“双下肢水肿20 d,腰痛4 d,发热1 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曾伤及右足趾出现皮肤破损,随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査血生化示肌酐75.6 μmol/L,予以利尿消肿等治疗后双下肢水肿消退,破损处愈合。入院前4 d患者出现腰痛(持续性钝痛),尿色深,无肉眼血尿,门诊査血生化示丙氨酸转氨酶130.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08.9 U/L,白蛋白32.4 g/L,尿素氮 12.5 mmol/L,肌酐 153.5 μmol/L,尿常规示尿蛋白(+++),白细胞(+),尿潜血(+++),建议住院,患者拒绝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 ℃,夜间为著,大汗淋漓,遂入院。
入院査体
血压 119/71 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双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査
血常规:白细胞8.2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0%,血红蛋白115 g/L,血小板103×109/L;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 (+++),尿比重1.020;血生化:丙氨酸转氨酶104.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02.5 U/L,白蛋白27.7 g/L,尿素氮15.79 mmol/L,肌酐213.6 μmol/L,C-反应蛋白 72.72 mg/L,二氧化碳结合力12.9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1.38 g。
腹部彩超:脾稍大,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弥漫性病变,血培养疑似布氏杆菌,遂将血样送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结果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1: 50 (++)。
肾活检检查结果如下:肾小球总数22个,其中塌陷性硬化1个,Bowman氏囊不明显,基膜病变不明显,毛细血管病变不明显,系膜病变系膜细胞局灶节段轻度增生。肾小管:萎缩(++),管壁见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蛋白管型(+),白细胞管型(+)。肾间质:纤维化(++),弥漫多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小动脉内膜轻度增厚。免疫组化:IgG(-),IgM(-),IgA(-),C3(-),Clq (-)。
急性感染性肾小管-间质肾炎
治疗
给予多西环素及利福平抗感染、维持水电平衡、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等治疗,住院期间患者血肌酐最高272.8 μmol/L,经上述综合治疗后降至164.3 μmol/L。
患者入院第11天晨起出现腹泻,共3次,为柏油样便伴食欲不振,同时伴有心悸、出汗;査体:血压94/65 mmHg,重度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心肺査体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考虑存在消化道出血,立即禁饮食,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并急査血常规、大生化、血凝分析等辅助检査。
结果示血常规:白细胞4.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8.7%,血红蛋白43 g/L,血小板137×109/L;粪便常规:黑色软便,白细胞(+),红细胞(++),潜血试验(+),血凝分析未见异常,予以抑酸、补液、输血、止血等治疗一周,病情稳定后行胃镜检査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瘍 (A1期),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13C呼气试验示HP (+),给予“奥美拉唑、复方铝酸铋颗粒”等药物口服,病情好转后出院。
出院前患者复査血常规示白细胞4.4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4.3%,血红蛋白93 g/L,血小板180×109/L,肾功能示尿素氮8.58 mmol/L,肌酐 123.1 μmol/L,C-反应蛋白72.72 mg/L,二氧化碳结合力12.9 mmol/L,尿常规示尿蛋白(-)、尿潜血(-),出院1周后复査肾功能示尿素氮6.39 mmol/L,肌酐89.2μmol/L,体温正常,随访半年各项指标均正常。
讨论
布鲁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猪等,临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主要通过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査作出诊断。该例患者从事养牛工作,临床表现为发热、脾大、关节疼痛,血培养阳性,均支持布鲁菌病,且该患者否认慢性肾脏病史,入院辅助检査示肾功能受损,诊断为急性肾损伤。
由布鲁菌病导致的肾脏损害者不常见,目前已有合并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周脓肿的报道。本例系布鲁菌病合并急性肾损伤,病理可见间质弥漫多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急性感染性肾小管-间质肾炎 (AIN)。该病的诊断标准为:
? 发病前数日至数月有前驱感染;
? 临床出现轻度蛋白尿,无菌性白细胞尿、血尿及肾小管功能损害以及急性肾衰竭;
? 肾脏病理可见肾间质弥漫或多灶状单个核细胞浸润及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退行性变;
? 排除药物过敏性AIN。
目前认为,急性感染性肾小管-间质肾炎主要与间质的免疫反应有关,细胞免疫介导的肾小管-间质性损伤可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和T细胞直接细胞毒作用两条途径致病。该例符合上述特点,经抗感染、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等综合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病程中,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有文献报道,急性肾损伤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8%-36.8%,其发生主要与应激状态下胃液分泌增多及胃黏膜防御机制改变,造成局部血流量减少、黏液减少、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有关,本例患者予以抑酸、补液、输血、止血等治疗后最终痊愈出院。
由于布鲁菌病的临床现及病史非特异性,少见合并肾脏损害,常导致误诊或漏诊。本病例为布鲁菌病导致的肾脏损害提供了病理资料,对于此类患者,亦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急性肾损伤并发症的出现。
原始出处:
王雅宁, 李敬霞, 刘云启. 布鲁菌病致急性肾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一例[J].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 18(9): 586-587.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布鲁菌#
76
学习
96
学习
94
学习
96
#损伤#
46
#消化道#
51
学习了,涨知识了!
85
学习了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