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鼻咽癌分级只知道TNM已经不远远够了!
2022-10-29 shaosai MedSci原创
颅底骨是鼻咽癌向后延伸过程中最常侵犯的结构之一,其发生率为50-70%,被认为是T3类别的标志。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类型,2018年全球有129079个新诊断病例,在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为了减少复发和转移,临床上引入了同步化放疗(CCRT)和诱导化疗(IC)。同时引入了分期系统来指导临床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以实现最佳治疗。然而,在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鼻咽癌分期系统中,T2和T3类的分布不平衡导致了患者预后的重叠。因此,需要对目前的T类进行优化。
颅底骨是鼻咽癌向后延伸过程中最常侵犯的结构之一,其发生率为50-70%,被认为是T3类别的标志。以往的研究表明,颅底侵犯(SBI)亚分类是NPC的一个重要预后预测因素,但SBI在目前T分期系统中的位置并不理想。因此,调整SBI亚分类的T类可能解决T2/T3类预后重叠的问题。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招募了大量的NPC患者以探讨SBI亚分类在预后分层和使用IC治疗中的价值,并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当前T分期系统中的最佳位置,为临床对NPC患者的准确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研究对两家医院的1752名鼻咽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评估。对八个颅底骨结构进行了评估。采用随机匹配对分析法比较了轻微SBI(仅有翼腭突和/或蝶骨底侵犯的T3患者)和严重SBI(有其他SBI的T3患者)之间的生存差异以及有无IC。并计算了修订后的T类的预后和Harrel一致性指数(C-index),并比较了修订后肿瘤分期的IC结果。
与严重的SBI相比,轻微的SBI显示出更好的5年总生存率(OS)(81.5% vs. 92.3%,p = 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PFS)(71.5% vs. 83.0%,p = 0.002)。额外的IC治疗并没有明显改善轻微SBI的OS和PFS。拟议的T类可将T2和T3类的OS、PFS和无局部复发的生存率分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JCC T分期系统相比,建议的T类在合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OS预测的C指数有所提高(0.725 vs. 0.713,P = 0.046)。IC的生存优势在晚期更为明显。
图 正常颅底骨结构图,说明鼻咽癌患者轻微SBI和严重SBI的代表性MRI图像。轴位(a)、冠状(b)和矢状(c)图像显示了正常的颅底骨位置。轻度SBI的标志是翼颚突(粉红色,翼颚板内侧和外侧延长线之间的骨)和蝶骨底(绿色)--蝶骨在双侧翼颚突的内侧边缘之间(冠状位),在齿状位的前缘延长线之前(矢状位)。与严重的SBI有关的结构是瓣顶(黄色)、齿状突(蓝色)、蝶骨大翼(紫色)、枕骨髁、颈椎和鼻旁窦。双侧翼腭突(白色箭头)和蝶骨底部(绿色箭头)被肿瘤侵犯(*),在轴位(d)和冠位(e)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在脂肪抑制增强T1WI上有增强(f)。严重SBI的鼻咽癌患者的示例(g-i):左侧的瓣顶(黄色箭头)、齿状突(蓝色箭头)和蝶骨大翼(白色箭头)被肿瘤侵犯(*),轴向(g)和冠状(h)T1WI上表现低信号,脂肪抑制增强T1WI上有增强(i)
本研究表明,SBI的亚分类和重新分类有助于准确的预后分层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轻微的SBI组推荐分类为T2类,因为其OS和PFS的预后较好,而且接受或不接受IC治疗患者的生存结果相似。且重新分配后,建议的T分类对OS有很高的预测价值,是是否需要使用IC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原文出处:
Shuqi Li,Chao Luo,Wenjie Huang,et al.Value of skull base invasion subclassifica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mplication for prognostic stratification and use of induction chemotherapy.DOI:10.1007/s00330-022-08864-7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