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经武:为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基金十年有感
2014-12-09 谢经武 科学网博客
我1990年出国, 到1996年后才开始发表像样的文章, 包括 “自然”论文的一作及 "美国科学院院报”论文的通讯作者. 我与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接触可以追溯到02年的”杰青B类”申请. 当时我是德格萨斯大学的助理教授. 山东大学生科院的张红卫教授与我合作申请杰青B类. 通过初审后, 02年的夏天在北京答辩,评委包括王红阳,朱作言,刘德培,陈竺和刘树森等. 这些评委多是院士,当时的评议相当严格,问答也
我1990年出国, 到1996年后才开始发表像样的文章, 包括 “自然”论文的一作及 "美国科学院院报”论文的通讯作者. 我与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接触可以追溯到02年的”杰青B类”申请. 当时我是德格萨斯大学的助理教授. 山东大学生科院的张红卫教授与我合作申请杰青B类. 通过初审后, 02年的夏天在北京答辩,评委包括王红阳,朱作言,刘德培,陈竺和刘树森等. 这些评委多是院士,当时的评议相当严格,问答也很活跃, 印象深刻.从03年以来, 我每年为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基金, 已累计100多项,包括青年基金, 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 现将我10年来的感受写一下, 希望对以后申请国家自然基金的年轻朋友有帮助, 也写一下自己的感想以示纪念.
首先, 国家自然基金委运行机制一流. 自2000年来,我参加过许多基金的评审,除国家自然基金委外, 每年参与美国卫生研究院, 欧洲及香港的基金评审. 从整个评审的程序,过程和收效, 国家自然基金委基金的评审应是一流的. 除严格的初审外, 二审也很公平. 当年我们申请杰青B类时,作为基金委的领导人, 朱作言教授把每个报告都听完. 有领导领好头,大家就都会更加努力地做好.
其次, 我认为国内在这10年中国科研人才的总体水平有了跳跃式的提高. 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科研投资的逐年递增, 中国对外交流多了许多人回国发展, 国家自然基金委比较合理的资助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希望中国这种机制的基金更多些.
当然,我国当前的科研在许多方面也有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质性的合作研究较少且效果多不佳. 许多大项目申请课题时的合作在实际上做的很不够或根本没做. 合作共享的思想在科研领域还没有扎下根,而且管理和政策跟不上; 2)有些科研项目跟风太紧,结果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有的人今年在一领域发几篇文章, 另一年在好不相干的领域发表几个文章, 结果几年下来, 大家都不知道此人的真正贡献. 这些人在申请重点课题时没有什么优势; 3)个别申请者太看重获奖情况及与名人合作. 基金评审比较看重前期的工作(包括发表的文章)及研究计划的合理性, 获奖只能证明社会或单位的认可, 不能代替发表的文章. 同样,在课题申请中加入名人和院士很多情况下起的负作用大, 因为这更突出了申请人的弱点. 另外,名人在不是主持人的情况下不会有很多精力投入的. 突出自己的前期工作和详述申请人的科研思路会更有帮助.
据说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评委可以拿到评审费,我这10年没有领过一分评审费, 算是给国家培养的回报吧.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教授的代表。
86
有自己的思想
167
#基金委#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