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生物医学国家自然基金最多的一百人(1)——曹雪涛院士
2017-01-05 Mei 生物360
2016 年年底,基金委公布了自 1986 年成立以来 30 年获得经费最多的科学家的排行榜。其中,曹雪涛院士依托第二军医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科学研究所两个单位,分别位列生命科学部的第 14 位和第 31 位,如果把他在这两个单位获得的经费相加,可以排进生命科学部的前三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曹雪涛院士的不凡人生。 1.传奇经历 曹雪涛 1964 年生于山东济南市,1981 年
2016 年年底,基金委公布了自 1986 年成立以来 30 年获得经费最多的科学家的排行榜。其中,曹雪涛院士依托第二军医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科学研究所两个单位,分别位列生命科学部的第 14 位和第 31 位,如果把他在这两个单位获得的经费相加,可以排进生命科学部的前三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曹雪涛院士的不凡人生。
1.传奇经历
曹雪涛 1964 年生于山东济南市,1981 年 9 月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1986年考取第二军医大学著名免疫学家叶天星教授门下,大学毕业时,曹雪涛本可以以优异成绩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可是治学严谨的叶教授不收免试,要考上去。有领导告诉曹雪涛,考试是三十取一,一旦考不取,你的免试资格也没了。"没了就没了。"曹雪涛态度果决。分数下来,他总分第一。
26 岁时(1990 年),在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他的《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直让 5 位专家评委拍案惊奇:论文在四个方面有创新见解,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建议他马上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以补修博士生第二外语等课程。补修课程的三个月,一部43万字的专着《白细胞介素Ⅱ的基础与临床》完稿。
28 岁(1992 年)曹雪涛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凭什么?凭的是一本书——国内外第一部关于白细胞介素Ⅱ的理论与应用专着《白细胞介素Ⅱ的基础与临床》、一门课-全国首开的"细胞因子的理论与方法"、一个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活性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综合过继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研究》第一完成人,他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
33岁(1997 年)他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41 岁(200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同年晋升少将,是当时最年轻的将军。47岁(2011 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49 岁(2013 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同年,任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杂志 Cell 的编委。51 岁(2015 年)被 Nature 授予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2.重要研究成果
曹雪涛于 2001 年获得 750 万元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项目是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调控及其来源的新分子的发现与功能研究,2003 年,曹雪涛院士在 Cancer research 上发表其研究结果,表明 Notch1 信号可能参与 HCC 细胞的发展,影响控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多个途径。 2004 年,曹雪涛领衔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首次在国际上发现的一种具有独特调控功能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上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成为该杂志创刊以来首次刊登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并得到了国际免疫学界的高度评价。2005 年,曹雪涛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在Blood杂志的研究数据表明 Fas 信号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趋化因子产生提供先天反应和获得性免疫之间的关键链接。同年,他在 Cancer Research 上 表明 Hsp70L1 可以广泛用作 Th1 佐剂,以制备用于癌症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剂的抗原融合蛋白。有了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最终,他于 200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考文献:1.Qi, R., An, H., Yu, Y., Zhang, M., Liu, S., & Cao, X., et al. (2003). Notch1 signaling inhibits growth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induction of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Cancer Research, 63(23), 8323-8329.
2.Zhang, M., Tang, H., Guo, Z., An, H., Zhu, X., & Cao, X., et al. (2014). Splenic stroma drives mature dendritic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regulatory dendritic cells. Nature Immunology, 15(11), 1124-33.
3. Zhou, Wang, Yang, Chen, &Cao. (2005). Hsp70-1ike protein 1 fusion protein enhances induct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specific cd^8+ ctl response by dendritic cell vaccine. Cancer Research, 65(11), 4947-54.
4.Guo, Z., Zhang, M., Tang, H., & Cao, X. (2005). Fas signal links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by promoting dendritic-cell secretion of cc and cxc chemokines. Blood, 106(6), 2033-41.
2007 年,曹雪涛领衔的创新团队发现新型的 Rab 蛋白—— Rab7 高度同源的新小 G 蛋白在 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途径中的重要作用:促进TLR4转移至溶酶体降解。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 TLR4 的信号传导,以及 Toll 蛋白样受体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方向。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 Blood 期刊上。
参考文献:Wang, Y., Chen, T., Han, C., He, D., Liu, H., & Cao, X., et al. (2007). Lysosome-associated small rab gtpase rab7b negatively regulates tlr4 signaling in macrophages by promoting lysosomal degradation of tlr4.Blood, 110(3), 962-71.
2011 年曹雪涛获得 300 万元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项目是天然免疫识别与调控的新型分子机制研究。
2013 年,曹雪涛研究组发表了一篇 Cell,该研究获得了 RNA 病毒如何通过其独特方式逃逸天然免疫细胞监控清除作用的研究结果,并发现了天然免疫识别与调控的新型分子机制。研究明确了 Siglec-G 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的负向调控作用及其抑制RIG-I信号途径的相关分子机制,为深入了解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和明确RNA病毒与机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也为抗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同年,曹雪涛获得 1500 万元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项目是乙肝病毒逃逸天然免疫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Chen, W., Han, C., Xie, B., Hu, X., Yu, Q., & Cao,X., et al. (2013). Induction of siglec-g by rna viruses inhibits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by promoting rig-i degradation. Cell, 152(3), 467-78.
2014 年,曹雪涛研究组发表一篇了 Science,在该项研究中,曹雪涛领导的研究团队用基因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首次发现了一个选择性存在于人树突状细胞的 lncRNA。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免疫细胞分化发育机制,并将促进抗癌、抗感染新型高效疫苗的研发。
参考文献: Wang, P., Xue, Y., Han, Y., Lin, L., Wu, C., & Cao,X., et al. (2014). 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 Science, 344(6181), 310-3.
2015 年,曹雪涛研究组发表一篇了 Nature,研究表明,Tet2 可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来发挥基因特异性转录抑制活性,其在染色质水平上阻止 IL-6 的持续转录激活来消退了炎症。这项研究对 Tet2 的基因特异性转录抑制活性进行了深入探究,发现了 Tet2 在免疫应答和炎症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如何调节疾病中的炎症应答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参考文献:Zhang, Q., Zhao, K., Shen, Q., Han, Y., Gu, Y., & Cao, X., et al. (2015). Tet2 is required to resolve inflammation by recruiting hdac2 to specifically repress il-6. Nature, 525(7569), 389-93.
在免疫学界,曹雪涛的名字早已蜚声海内外。如今,他的身上有太多的荣誉,但他从未因此放下他的科研工作,他仍然带着他的团队在不断创新。他曾说:只要科学界有定力、不浮躁,再等 10 到 20 年,中国本土将涌现更多大师级科学家。当年曹雪涛边补修博士生课程,边赶写《白细胞介素Ⅱ的基础与临床》专着,写到半夜,他感到心力快要枯竭了。捱到7点钟,哇地一口,吐血!学医的他知道情况不好,一个人摇摇晃晃赶到医院急诊室,只说了一句:我胃出血了,就晕倒在地。就凭曹雪涛院士的这种毅力,小编没别的话说,就一个字:服!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终身荣誉学术称号,曹雪涛早在 2005 年已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呢?如有可能,那么又会是什么时候呢?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曹雪涛#
64
#生物医学#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