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2013国内学术丑闻大盘点

2013-12-20 佚名 生物探索

学术本来意味着一种高尚的职业,因为在古代先哲眼里,学术本就是求达至善之术。在老百姓眼里学术人也就是一种引导社会大众去求达至善的特别群体。然而,学术在当今社会却以丑闻的形式背离于古人失信于民众。下面为您盘点2013年几个“爆炸性”的学术丑闻,这些复杂事件的真相,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但是从这些事情中引发的思考与讨论,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张曙光贿选院士案 今年9月份的时候,原铁道部副总工

学术本来意味着一种高尚的职业,因为在古代先哲眼里,学术本就是求达至善之术。在老百姓眼里学术人也就是一种引导社会大众去求达至善的特别群体。然而,学术在当今社会却以丑闻的形式背离于古人失信于民众。下面为您盘点2013年几个“爆炸性”的学术丑闻,这些复杂事件的真相,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但是从这些事情中引发的思考与讨论,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张曙光贿选院士案

今年9月份的时候,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向企业巨额索贿,用于参评院士一消息引发公众哗然。据其本人供述有2300万的受贿款用于中科院院士的参评。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中科院2007年和2009年院士增选中,张曙光都曾参选,两次参评专业都是“铁道车辆”。据知情人说,落选的原因是张曙光找人代笔出书,学术造假。可是造假第一次就被发现了,为何还能参加第二次评选呢?而且两次分别以7票、1票之差落选。这增加的6票是否背后有“不能说的秘密呢”?

面对众多质疑,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就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一事发布声明。声明中说,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如若查实绝不姑息,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绝不姑息,欢迎社会监督。声明中还说,中科院一贯坚决反对院士增选过程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院士增选工作中各类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今年是院士增选年,将严格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把握增选标准,严格坚持院士评选的独立性和学术性,严格执行增选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增选程序,确保院士增选工作公平公正。

长久以来,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就一直备受争议。从丘成桐抨击中国院士制度到袁隆平几次三番被拒之院士门外,再到“烟草专家”入选院士和饶毅、施一公双双落选院士评选,坊间不断惊爆评选院士存在的内幕甚而黑幕,有指责拉山头、立门户的,有直斥过度包装、请吃请喝的,有揭露学术造假、以次充好的,更有直指花钱打点、行贿受贿的。

看来,无论效仿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学会会员制度,还是打破院士终身制,不管是否在理,都反衬出院士制度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臧敬五论文造假始末


2013年,一名自称是GSK员工的匿名举报人称,臧敬五于2010年发表在《Nature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涉嫌造假。随后GSK 便启动了对他的调查。6月19日,《Nature》以“Chinadrugs head fired over article row”为题,对此事件进行了新闻报道。然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臧敬五说他仍然对整个事件感到困惑。

GSK的研究焦点是臧敬五和合著者刘学彬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现在 GSK 正要求撤回这篇论文;而臧敬五则坚持他的研究结果。之后 GSK 对这一调查作出了结论:论文中有一张图片在说明中被描述为来自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血液样本,而事实上是来自健康受试者。

臧敬五和论文的第一作者刘学彬都认为,这是一个意外的错误,并不会改变论文的整体结论。刘学彬的研究小组负责完成这项实验以及收集数据,他表示研究小组原本是希望利用来自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细胞的数据,并以此措辞起草了一份手稿。尽管来自患者的初步数据揭示了臧敬五提出的IL-7R信号通路与TH17细胞之间的关联,这些图像的染色并不是很好。于是研究小组转而采用了健康受试者的数据。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匆匆忙忙之间他们忘记了修改图片说明。刘学彬表示,来自任何一组的细胞都可以证实这一结果。

臧敬五参与了实验设计以及手稿起草,但没有参与动手实验及数据编辑。他认为他遭受解雇并不是因为数据失实,而是据说“他影响了调查”。解聘信中写到他“任意以及有目的地破坏和误导了这次的调查,并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他极力否认这些指控。

日前,这篇题为“Crucial role of interleukin-7 in Thelper type 17 survival and expansion in autoimmune disease”的研究论文被《Nature Medicine》撤稿。根据相关统计,这篇论文已被引用 74 次。

学生举报导师 披露院士评选内幕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被举报了,举报者是他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2013年11月8日,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递交了举报材料,内容涉及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多个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的专著、论文获得了院士头衔。近年来,院士评选、资质审查和院士德行规范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学生公开举报导师,而且举报的对象是院士,这在学术界还是头一回。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宇澄还曾兼任王正敏的秘书,是导师在单位最亲密的伙伴。王正敏的传呼机和个人邮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2005年,王正敏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的身份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王宇澄提供给中科院指控王正敏依靠违规学术成果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最主要的指控,是关于著作抄袭。2005年前后,王宇澄担任王正敏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选院士“凑”论文数目的全过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将《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

有人认为评选院士后的“回报问题”是师徒反目的原因,王宇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职位,但按照实力来说拿不到,被拒绝。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申报院士成功正是王宇澄与王正敏师生关系的转折点。2012年1月12日,王宇澄带着他搜集的“证据”去见导师,希望王正敏不再为难他。一对师徒由此彻底反目。

2013年8月19日,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之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王正敏的博士学位经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不存在造假行为。对于图片、内容抄袭的质疑,学术规范委员会认为有大量图片的确与Ugo Fisch专著中的图片雷同,这仅仅是“不规范”而已。但因Ugo Fisch教授曾为王正敏的书写序,这表明原作者无异议,因此不违规。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报告认定了王正敏“一稿多投”及在自己学生的论文上署自己名字,并且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情况;同时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有“不实事求是”行为,报告认为王正敏应就院士申报论文材料中存在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

对这一结果,王宇澄表示将继续收集王正敏在临床实验数据、论文数目、著作抄袭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反击”。王正敏对此则不愿多谈。

王宇澄的举报尚未有效果,却引发了师门之内的争议,有人支持,也有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

《科学》杂志关注浙大科研丑闻


一位任职于中国一流学术机构的知名水环境研究人员陷入了到盗用公款的丑闻中。根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陈英旭指使学生伪造了虚假收据、发票和合同,从而将政府大型研究经费中的资金挪为私用。 8月9日,顶级科学期刊《科学》以“EmbezzlementCasts Harsh Light on China's Grant System”为题,对这一事件予以了报道。

在中国国家审计署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调查并在3月召开了一次闭门听证会后,媒体的报道引起了中国媒体和博客圈的密切关注。在国家审计署盯上他之前,陈英旭的职业生涯非常的顺遂。1990年,陈英旭在获得浙江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成为了一名有才干的研究人员,其发表了一长串有关食品安全、环境生物化学、水和土壤污染的研究论文。作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一名理事,他得到了来自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和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资金。他还参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了他在中国科学界的精英地位。然而在2008年,陈英旭获得来自中国环境部,支持其太湖水域水污染治理和管理研究的1600万美元资金之后,他显然开始误入歧途。根据媒体的报道,他将大量的研究经费转移到了他研究生经营或拥有的两家公司,最终钱落入到了他的口袋之中。

陈英旭的律师戴梦华对媒体称,陈英旭的案件是在浙江大学的一次常规审计中显现出来,陈英旭已经归还了这笔钱。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变成了犯罪行为。

朱广伟曾经在陈英旭研究组从事博士研究工作,他指出在几年前,陈英旭得到高达1600万美元资金之时,在大多数的实验室和大学科研经费的花费监管都不是“非常严格。许多项目没有按照预算严格使用经费。”尽管没有犯罪意图,科学家们以一种借口申请经费,然后将钱用于他处很常见:研究人员经常捏造预算项目为研究生发放津贴。

拿陈英旭示众,有可能是政府正在力图加紧控制研究花费的一种迹象。朱广伟指出,在过去几年里预算审计越来越频繁。研究机构越来越严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6427, encodeId=688f642e09, content=还是制度不够严谨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183.198.60.65, createdTime=Fri Dec 20 17:48:00 CST 2013, time=2013-12-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3-12-20 183.198.60.65

    还是制度不够严谨啊

    0

相关资讯

2012中国百篇更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

入选的生物医药类论文如下: 论文题目: 小议在MTT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中IC50的计算方法第一作者: 赵斌所属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来源期刊: 安徽医药,2007,11(09):834-836被引次数: 16 论文题目: 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第一作者: 季成叶所属机构: 北京大学来源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02):106-108被引次数: 28 论文题目:

惊!新乡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涉嫌多件学术造假

上图为陈宙峰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下图为疑似被杨俊添加了自己名字的论文。     已发表的论文竟然被“偷”了!近期,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麻醉系教授陈宙峰居然碰到这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一开始收到匿名检举人发来的邮件,陈宙峰还觉得是天方夜谭。然而,事实却让他不得不信。   匿名检举邮件称,河南新乡医学院药学院现任院长杨俊把陈宙峰曾经

Nature:新科学巨奖,学术界的粗俗暴发户?

近几年,特别是2012年兴起的科学巨奖已经让多名科学家成了百万富翁。现在的问题是,颁发巨额奖金真的是促进学科发展的最好方法吗? 在获得一项奖金金额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奖项之后,Alexander Polyakov 并没有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兴奋。 Polyakov 的领奖是这场今年3月在瑞士首都日内瓦举行的颁奖典礼的高潮,在全场短暂的寂静中,这位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被宣布获得2013年度

第三届中国认知障碍学术大会在郑州召开

       2013年5月10-12日,第三届中国认知障碍学术大会在郑州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主办,河南省医学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认知障碍专家委员会协办。     &n

2013年国际及国内**生物类学术期刊盘点

2013 最新 SCI 影响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RC)已于近期公布,每年的年度 SCI 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会在下一年度6月中旬左右出来。因此 2013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是统计的 2012 年度 SCI 期刊分析报告。 影响因子是期刊定量评价的重要工具。自1975年开始,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每年都会发布上一年度其所收录期刊的引证报告,将期刊按引证的频次和影

Science:癌症研究,逐渐消失的界限

曾经,生命科学家要想致力于癌症研究,就只有两种职业选择:学术界或是产业界。两个领域独特的核心目标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氛围,而且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研究、信誉和奖励制度管理方式。刚毕业的博士后可能觉得,自己只能二者选其一,但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在抗癌战场上,各领域间的多学科合作为科研人员创造了横跨教育界和商界的职业机遇。 癌症研究的发展宗旨主要是为了找到治疗、治愈的方法,但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