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战:Figitumumab不能提高厄洛替尼对非腺癌型NSCLC的疗效
2014-11-17 MedSci译 MedSci原创
研究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GF-IR)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促进有丝分裂活性、正常细胞恶性转化以及肿瘤细胞增殖、侵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目前靶向IGF-IR的药物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Figitumumab(CP-751871) 是完全人源化的IGF-1R单克隆抗体。肺癌临床前研究中发现,Figitumumab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促进细胞毒化疗作用
研究背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GF-IR)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促进有丝分裂活性、正常细胞恶性转化以及肿瘤细胞增殖、侵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目前靶向IGF-IR的药物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Figitumumab(CP-751871) 是完全人源化的IGF-1R单克隆抗体。肺癌临床前研究中发现,Figitumumab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促进细胞毒化疗作用,进而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临床Ⅱ期研究证实Figitumumab(CP-751871)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在肺鳞癌患者中客观有效率达64%,且鳞癌的毒副反应与其它组织学类型肺癌相比无显著差异。Jassem等进行了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以比较Figitumumab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非腺癌的疗效。研究计划入组820例患者,但因中期分析(681例)显示化疗组疗效和中位生存时间优于Figitunmmab联合治疗组而提前关闭。进一步分子标志物分析显示,血中游离IGF-1升高组(≥1.0ng/ML)接受Figitumumab联合治疗总生存时间优于单纯化疗者,故在标准化疗基础上联合Figitumumab的治疗风险和治疗获益可能与游离IGF-1的水平有关。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高水平游离IGF-1的鳞癌患者能从Figitumumab的治疗中获益尚存争议。
受试者为IIIB / IV期或复发性肺癌患者,组织学显示为非腺癌组织。该群患者曾接受至少一种铂类化疗。他们被随机分配成两组,分别接受每3周的开放标签的Figitumumab(20mg/kg)联合厄洛替尼150mg/天或厄洛替尼单独治疗。研究的初始终点是总生存率(OS)。
研究结果:
入组的583例患者被随机分组,579例患者接受治疗。本试验在早期被独立安全监测委员会关闭,缘于试验结果超过预先指定的无效边界。在最后的分析中,两药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5.7个月,而单药治疗组则为6.2个月(风险比HR为1.09,95%置信区间CI为0.91~1.31,P = 0.35)。两药联合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的中位数为2.1个月,而单药治疗组的则为2.6个月(HR为1.08,95%置信区间为0.90~1.29,P = 0.43)。两药联用组和单药治疗组分别有18%和5%d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非致命性严重不良事件。有九个治疗相关的死亡(三例与两组治疗均相关,四例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相关,两例与两药联用组相关)。
研究结论:
厄洛替尼加用Figitumumab并不能增加非首次治疗的进展期非腺癌型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目前Figitumumab的临床研究已经被终止。
原始出处:
Scagliotti GV, Bondarenko I, Blackhall F, Barlesi F, Hsia TC, Jassem J, Milanowski J, Popat S, Sanchez-Torres JM, Novello S, Benner RJ, Green S, Molpus K, Soria JC, Shepherd F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figitum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erlotinib versus erlotini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non-adenocarcinom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n Oncol 2014.
本文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原文链接。谢谢!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mAb#
45
#厄洛替尼#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