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诊断小肠CD又添“利器”
2014-06-30 姜旭晖 整理 医学论坛网
讲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徐肇敏教授 CD病变部位青睐小肠 小肠是克罗恩病(CD)的好发部位,CD患者病变累及小肠者约占70%,其中绝大部分累及回肠,单纯累及结肠者仅占30%。世界胃肠病组织(WGO)提出CD的蒙特利尔分型,将病变部位分为末端回肠(L1)、结肠(L2)、回结肠(L3)和上消化道(L4)。徐教授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03例CD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分析,
讲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徐肇敏教授
CD病变部位青睐小肠
小肠是克罗恩病(CD)的好发部位,CD患者病变累及小肠者约占70%,其中绝大部分累及回肠,单纯累及结肠者仅占30%。世界胃肠病组织(WGO)提出CD的蒙特利尔分型,将病变部位分为末端回肠(L1)、结肠(L2)、回结肠(L3)和上消化道(L4)。徐教授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03例CD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其中L3型最多达48例(46%),L1型为39例(38%),L2型最少,仅16例(16%),可见CD病变还是较多发生于小肠。
小肠CD缘何诊断困难
小肠CD的诊断具有一定难度,主要是由于小肠冗长、扭曲的解剖学特点造成的。传统影像学检查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内镜检查实施过程十分困难,且存在检查范围局限的缺点。由于胶囊内镜(CE)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BAE)的诞生,内镜医生大大提升了小肠CD的检出率。
CD的临床诊断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②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③全壁性炎症病变,④非干酪样肉芽肿,⑤裂沟或瘘管,⑥肛门部病变。具有上述①②③者为疑诊,再加上④⑤⑥三项中任何一项可进行临床诊断。有第④项者,只要再加上①②③三项中的任何两项亦可进行临床诊断。
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是结肠CD较典型的表现,但是小肠CD病变多表现不典型,且同一患者多处病灶亦会有不同表现,这给内镜医生的诊断带来了困难。徐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小肠CD常见的内镜下表现,与同道们分享。小肠CD病变呈现跳跃性,表现为水肿、充血、糜烂,多表现为散在的溃疡,且溃疡形态表现各异(不规则、地图形、阿弗他、线样或环周形溃疡),有时也可呈现结节样表现或伴狭窄、瘘管的形成。
CE诊断小肠CD缺乏金标准
CE诊断小肠CD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①缺乏诊断金标准,虽然能够发现病灶,但是不能进行组织活检,也缺乏与其他小肠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的手段;②敏感性、特异性均较低,诊断困难;③经费昂贵;④最重要局限性在于存在胶囊滞留的可能性,徐教授推荐已知CD患者行CE检查前行小肠钡餐造影,从而排除肠道狭窄。
掌握八大原则,善用CE利器
徐教授总结了CE用于小肠CD诊断的八大原则:①CE诊断小肠CD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以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②CE联合回结肠镜检查能对小肠CD的病变部位和严重性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CD漏诊和误诊的风险;③CD对于小肠黏膜损伤,以及损伤形态和数量的发现较其他图像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④CE用于小肠CD确诊的价值更大;⑤CE技术的特异性有限,但可用于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⑥CD患者发生胶囊滞留的概率是4%左右,甚至可能发生在小肠钡餐检查阴性的患者,这一点内镜医生千万需牢记;⑦CE可用于评估小肠CD手术后早期复发,指导治疗;⑧CE作为亚临床手段评估炎症性肠病(IBD)的无症状成员,可以帮助了解其自然过程。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根据徐肇敏教授在2014全国小肠内镜诊治研讨会上的报告整理 )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内镜#
124
#胶囊内镜#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