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荟萃分析海绵窦血管畸形的自然病史
2016-06-29 phylis 译 MedSci原创
目的:研究者汇集了海绵窦血管畸形(CM)自然史的研究结果,计算点估计并调查主要来源的异质性。方法:研究者检索了MEDLINE,EMBASE,和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5年5月以前发表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应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和meta回归汇总数据。结果:共有25项研究纳入荟萃分析(共901295例患者)。出血症状定义为症状性出血和影像学显示出血。异质性来源定义为出血和再出血
目的:研究者汇集了海绵窦血管畸形(CM)自然史的研究结果,计算点估计并调查主要来源的异质性。
方法:研究者检索了MEDLINE,EMBASE,和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5年5月以前发表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应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和meta回归汇总数据。
结果:共有25项研究纳入荟萃分析(共901295例患者)。出血症状定义为症状性出血和影像学显示出血。异质性来源定义为出血和再出血的混合,首次出血2年前,后再出血的混合,脑干vs其他部位出血及计算方法。再出血率高于出血率(发生率 16.5,P<0.001,95% CI 9.7-28.0)。首次出血2年内再出血高于其他再出血率(发生率为1.8,P = 0.042,95% CI 1.5-2.0)。在两个meta回归模型中,非脑干出血和脑干出血的年发病率粗略估计为每人-年0.3%(95% CI 0.1% - 0.5%)和2.8%(2.5% - 3.3%),非脑干和脑干病变再出血率的粗略估计为每人-年6.3%(3% - 13.2%)和32.3%(19.8% - 52.7%)。再出血时间中位数为10.5个月。出血后完全恢复为38.8% /人-年(28.7% - 48.8%)。出血后完全恢复或最小的残疾为79.5% /人-年(74.3% - 84.8%)。出血后死亡率为2.2%。
结论:脑干部位症状性出血或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首次症状性出血增加了症状性再出血的机会,但2年后症状性再出血率下降。
原始出处:
Taslimi S, Modabbernia A,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5 studies. Neurology. 2016 May 2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荟萃#
46
#血管畸形#
69
好文值得点赞!继续关注学习。
0
#Neurol#
42
#荟萃分析#
0
学习了,方法学不错,思路不错
123
#畸形#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