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ESC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防指南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
2011-08-28
2011年8月29日,在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Christian Hamm和Jean-PierreBassand教授公布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处理指南[1]。此次更新是继2002年和2007年两次更新后,循证医学最丰富的一次更新,其数据大多来自于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STE-ACS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凝血酶生成或降低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栓相关事件的发生。目前的几大类抗凝药物分别作用于凝血瀑布的不同部位,发挥抗凝作用(图1)。新版指南推荐中涉及的药物包括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磺达肝癸钠和比伐卢定。其他抗凝药物在NSTE-ACS治疗领域中的研究尚处于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因此,指南的推荐中未涉及这些药物(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奥米沙班和达比加群)。新版指南对抗凝治疗的具体推荐如下:抗凝治疗总体原则所有NSTE-ACS患者均应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凝药物(Ⅰ级推荐,A类证据)。选择抗凝药物原则抗凝药物的选择应当依据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同时依据所选择抗凝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特点(Ⅰ级推荐,C类证据)。指南对药物选择的具体建议如下:①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被推荐在抗凝方面具有最佳的疗效-安全性(Ⅰ级推荐,A类证据) 。②当没有磺达肝癸钠时,推荐给予依诺肝素(1 mg/kg,bid)(Ⅰ级推荐,B类证据)。③如果没有磺达肝癸钠或依诺肝素,则推荐给予普通肝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50~70 s]或其他特定推荐剂量的LWMH(Ⅰ级推荐,C类证据)。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①在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如果患者初始应用的抗凝药物是磺达肝癸钠,则应当给予单次负荷剂量的普通肝素(85 IU/kg,根据活化凝血时间(ACT)来调整治疗或在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 Ⅱb/Ⅲa受体抑制剂的情况下给予60 IU/kg普通肝素)(Ⅰ级推荐,B类证据) 。②对于拟行紧急或早期侵入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出血风险高的患者,比伐卢定联合按需的GP Ⅱb/Ⅲa受体抑制剂被推荐作为普通肝素联合GP Ⅱb/Ⅲa受体抑制剂的替代治疗方案(Ⅰ级推荐,B类证据)。抗凝治疗的时间在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抗凝药物应当用到直至出院(Ⅰ级推荐,A类证据)。除非有抗凝治疗的适应证,侵入性操作后应当停用抗凝治疗(Ⅱa级推荐,C类证据)。其他推荐不推荐交叉应用肝素(普通肝素和LMWH)(Ⅲ级推荐,B类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