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阅读
Eur J Pharmacol:从天然化合物中探索新的HNE抑制剂——虚拟筛选,体外,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体内研究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体外实验、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体内急性肺损伤(ALI)实验来鉴定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抑制剂。
Eur J Pharmacol:棘苷(SPI)通过靶向Nur77/ASK1/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减轻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胆汁淤积性肝炎和肝硬化在内的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过程,主要是由肝细胞损伤引发的,随后是持续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产生。
江苏省人民医院贾恩志教授团队揭示环状RNA circZBTB46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及功能机制
circZBTB46在冠心病患者的PBMC及冠状动脉样本中表达上调,被认为是CA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Eur J Pharmacol:Pinocembrin 可降低肺动脉高压大鼠对心房颤动的易感性
该实验旨在研究杨梅素如何影响PAH大鼠的房颤易感性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
Eur J Pharmacol:Nodakenin通过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发生来减轻卵巢切除术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评价紫花前胡苷(Nodakenin,NK)对OVX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探讨NK对体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形成的调控机制。
Krüppel样因子7通过p21的激活抑制肺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我们旨在探索KLF7是否介导PASMCs的增殖和迁移及其潜在机制。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秦勤团队发现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衰老改善心力衰竭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身炎症会加速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进展,NLRP3炎性小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其激活与多种心血管疾病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房颤和心力衰竭等。
褪黑素新作用,可激活Mst1-Nrf2信号缓解肺动脉高压心肌肥厚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抗氧化剂褪黑激素 (Mel) 的心脏保护能力来治疗 PAH 中的不良 RV 重塑及其潜在机制,从而提出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
欧洲药理学杂志 :组织蛋白酶 S 抑制剂 ASP1617 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潜在益处
组织蛋白酶 S 抑制剂( CatS )可能是治疗 SLE 的的靶点。
Eur J Pharmacol:miR-155的上调能够调控过敏性鼻炎中的第2组先天性淋巴细胞
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ILC2s)和Th2型免疫应答在过敏性鼻炎(AR)的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该病理过程受到microRNAs介导的转录后调控的影响。
Eur J Pharmacol:7,8,3''''-三羟基黄酮可改善体内氧化应激并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突再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的Han W等近日在 Eur J Pharmacol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在这项研究中,他们调查了7,8,3'-三羟基黄酮(THF)对视网膜氧化应激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生长的作用机制。
Eur J Pharmacol:Bcl-2抑制剂ABT-737在过敏性鼻炎模型中的抗过敏性和抗炎症作用研究
抗癌症药物ABT-737被设计用来特异性的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家族。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癌症的发展与炎症相关。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体内和体外模型,评估了ABT-737对过敏性鼻炎(AR)的抗过敏和抗炎症作用和潜在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在体外模型中,ABT-737治疗能够降低一些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在激活的人类肥大细胞系,即HMC-1细胞中,通过抑制 caspase-1和 NF-κB激活来降低血管
EUR J PHARMACOL:二甲双胍阻断由刺激α1-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血管加压素反应的药理学证据
据报道,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压,但机制尚未描述。事实上,其作用机制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相互作用或抑制交感神经传出有关。
EUR J PHARMACOL:丹参素通过抑制TGF-β-smad3相关通路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来预防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特点是肺动脉重构。以前发现中草药丹参中的丹参酮IIA是一种脂溶性成分,通过抑制肺动脉重构改善了缺氧性肺动脉高压。Ning Zhang团队研究探讨了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机制。将大鼠暴露于低压低氧4周,使用丹参素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测量血流动力学和肺动脉重构指数以及丹参素对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转化生长因子-β-smad3通路的影响。丹参素明显降低低
Envir Heal Persp:基因突变或抵御机体发生砷中毒
数百万年来,进化不仅仅可以控制人类的发育,而且其对于现代人也影响巨大。这是一项在安第斯山脉一个阿根廷小山村进行的一项研究,在这里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砷。研究者对村民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其机体基因的突变可以使得机体产生足够的、低毒的砷代谢过程,这项研究由隆德大学等处的研究者共同进行,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到了国际杂志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 研究者K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