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4亿+,新风口| 海外创业家访谈.001
他领导的创业公司Sensulin,正在研发一种每日仅需用药一次的新型智能胰岛素,目前在中美两国同时开展B轮融资。而十年前就开始与中国合作的Mike非常看重中国市场,希望可以探索更多形式的合作。
medscizl - 2017-10-19
【专家访谈】NSCLC脑转移和脑膜转移的处理
随着肺癌治疗的不断发展,脑转移和软脑膜转移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临床处理棘手,患者预后较差。业内普遍认为只有合理使用靶向药物、化疗和放疗才能更好控制脑转移和软脑膜转移。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多的AURA系列研究及FLAURA研究结果的公布,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提供有效的新选择。
肿瘤资讯 - NSCLC,脑转移,脑膜转移 - 2017-11-27
2017中国介入医师年会 --- 中外专家访谈
今日,2017中国介入医师年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开幕,本届年会主题——“介入医学的融合和发展:培训和规范”。大会云集来自各省市介入领域的专家老师们,亦邀请了远自大洋彼岸的介入临床同道来分享国外的经验与创新。
肿瘤资讯 - 介入医师,中外,专家访谈 - 2017-08-12
专家访谈 | 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识别与处理
剂末现象是帕金森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识别并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剂末现象的诊断及处理等问题,记者有幸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朱红灿教授。
“神经时讯”公众号 - 帕金森病 - 2021-10-21
【专家访谈】张涛教授谈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
有接近一半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是临床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局部治疗手段的进展,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取得了显着进展,使得患者生成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肿瘤资讯 - 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术 - 2018-03-21
专家访谈:形象化的2型糖尿病管理原则
作为内分泌学家,我们知道良好的沟通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是多么重要。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都会培养一定的沟通技巧。我想与我的病人分享一些我用来鼓励他们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的类比。
医学论坛网 - 2型糖尿病,管理原则,专家访谈 - 2018-10-27
【专家访谈】大肠癌术后心理支持:克服自卑 正常生活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绝大部分结直肠癌手术都可以做到微创,伤口很小,出院时大多已经愈合。肠癌患者中约60%为直肠癌,直肠癌患者中又有部分人患病位置较低,处于中下位。为彻底清除病灶,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切掉肛门,另做一个肠造口。他们的生活护理,将面临更多问题。
健康时报 - 大肠癌,术后心理,支持 - 2017-09-26
专家访谈|精准治疗时代下,结直肠癌诊疗的“昨天、今天、明天”
好医生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骞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深入剖析结直肠癌诊疗进展与突破。
好医生 - 结直肠癌,精准治疗 - 2023-12-19
专家访谈:生命至上——PCSK9抑制剂值得被更多ACS患者使用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撰写发布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管理临床路径专家共识》,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调脂干预靶目标、常用降脂药物的选择、血脂管理临床路径给出了具体建议。
门诊新视野 - 危险因素,血脂管理,降脂药物 - 2020-09-24
专家访谈 | 毛志国:“疗效与安全”是治疗狼疮肾炎的趋势和必然
前言:狼疮性肾炎(LN)是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肾脏并发症。33%的IV型LN患者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我国约有60万狼疮性肾炎患者,大部分患者(超过80%)为14
MedSci原创 - 2021-06-21
专家访谈 | 张彦:借力新器械,畅想新方向,让LAAC帮助更多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LAAC)是预防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及体循环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重要方法,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除了把握合适的适应证外,还需要多种影像学技术的支持与配合,以及对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识
“ Clinic門诊新视野”公众号 - 左心耳 - 2021-06-25
JAMA Intern Med:“家访”或改善低收入成人哮喘控制
哮喘未控制的18~65岁的低收入患者,每年平均接受社区卫生工作者5次家访就可改善哮喘控制和生活质量。美国西雅图国王郡公共卫生机构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随机平行群组研究,纳入当地366例低收入哮喘未控制的成人患者,随机接受社区卫生工作者家访或常规治疗。社区卫生工作
中国医学论坛报 - “家访”,改善,低收入成人,哮喘控制 - 2015-01-16
《金融时报》家访饶毅:放弃美籍返回祖国的中国生物学家
尽管面临树敌风险,饶毅仍然展现出了他致力于提升中国科研水平的决心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在饶毅家中采访了这位放弃美国国籍回国效力的生物学家。饶毅在采访中透露了他试图改变中国科学面貌的决心,以及为什么回国的原因。六年前,神经生物学家饶毅噩梦般地买下了一套“烂尾住宅(rotten tail building)”,在中国,后者是指建设资金遭到挪用,而房屋未按期完工。这超出了此前在美国生活工作超过了 2
生物360 - 饶毅,放弃美籍,回到祖国 - 2014-01-13
“房颤卒中预防国际交流:ESC x 中国心动学院”卫星会专家访谈
第24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期间,“房颤卒中预防国际交流:ESC x中国心动学院”卫星会吸引了众多临床医生参与,反响颇佳。现挹取学术报告以及会后访谈中的精要,以飨读者。 尽管房颤抗凝治疗策略和药物正快速发展,但我国房颤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比例仍非常低的现实,提示我国的抗凝治疗理念和水平依然低下。我国华法林使用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对其所致的颅内出血的担心,但房颤抗凝的重点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来自真实世界的
中国医学论坛报 - ESC,中国心动学院 - 2013-12-16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