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浩:潜心打通“身体水道”
手术主刀人,是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教授。 上镜、肾盂、探
中国科学报 - 孙颖浩,医生 - 2016-09-02
孙颖浩:警惕前列腺癌来袭
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多名顶级泌尿外科专家,包括中国前列腺癌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孙颖浩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谢立平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医学论坛网 - 前列腺癌 - 2014-01-13
Lancet:孙颖浩——中国前列腺癌研究领军人物
一月二十四日的《柳叶刀》杂志特别介绍了我国前列腺癌研究的领军人物,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和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孙颖浩教授。孙颖浩出生于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福建省一个乡村部队医院的内科医生,而他的母亲在药房工作。“那个医院非常小,患者大多数很穷。这也是我学医的主要动力之一,”他回忆道。孙颖浩的父亲后来成为了这家医院的副院长。医院大约有两百个床位,处理的大多是基础疾病,患者一般只
生物通 - 孙颖浩,前列腺癌,柳叶刀 - 2015-01-28
Cell Research:孙颖浩发现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特异融合基因
孙颖浩教授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位于男性恶性肿瘤首位,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前列腺癌有着明显的种族特异性,然而,产生这种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至今未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孙颖浩教授运用RNA-seq技术首次对中国人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型融合基因、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异构体和点突变。
Cell Research - 肿瘤,癌症 - 2012-04-10
孙颖浩院士:领头羊要敢于自我革新,让患者得红利,让自己变强大!
近日,由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颖浩教授领衔的《大型(三级)医院科技创新体系的重塑与实践》项目荣获中国医院科技创新一等奖。“这是‘双研’医疗模式改革带来的惊喜。”
健康报医生频道 - 孙颖浩,自我革新,患者红利 - 2017-11-06
Nature:孙颖浩教授研究组最新发布亚洲人前列腺癌基因组图谱
通过对2554例前列腺肿瘤的系统比较,绘制了亚洲人群前列腺癌基因图谱,研究表明中国患者的基因组突变特征与西方患者明显不同。
生物通 - 前列腺癌,基因组图谱,亚洲人 - 2020-03-28
Lancet:马骏、孙颖教授刊发鼻咽癌专题研讨
2019年6月7日,由马骏教授与孙颖教授团队牵头的鼻咽癌专题研讨(Seminar)于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2018 IF 53.2,文末阅读原文)。
良医汇-肿瘤医生 - 鼻咽癌,马骏,孙颖 - 2019-06-08
对话曜影医疗CEO史浩颖:曜影医疗如何坚持实践自己的文化?
回忆起创业时的初心,曜影医疗创始人、CEO史浩颖打开了“话匣子”......
曜影医疗 - 品牌,医生,医生待遇,品牌培育,医疗服务品牌 - 2021-11-30
JAMA:马骏、孙颖团队发现低危鼻咽癌可单纯放疗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孙颖团队牵头,联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共5家单位,共同完成了一项在低危鼻咽癌患者中单纯放疗对
MedSci原创 - 鼻咽癌 - 2022-11-15
Cancer Cell:中山大学马骏/孙颖/陈明远/刘立志完善EBV相关鼻咽癌分类
该研究对来自中国6个中心的8834例新诊断的非转移性EB病毒相关鼻咽癌(NPC)患者的综合分析表明,目前的分期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iNature - 鼻咽癌,分期系统 - 2024-01-19
程颖主委: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突破
精准医疗的发展促进了对小细胞肺癌分子生物学和发病机制的理解,打破了小细胞肺癌研究领域近几十年的沉寂。
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知识》约稿 - 小细胞肺癌,突破 - 2018-05-31
“不限号”医生孙曾拯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孙曾拯进入了九旬高龄,但他依然奋战在门诊一线,一周坐5次门诊,年门诊量过万人次。孙曾拯是武汉江城皮肤病诊疗名家,有“孙皮肤”之称。而孙曾拯所在的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年门诊量超百万人次。
健康报 - 孙曾拯,医生,事业: - 2018-04-19
史伟浩:颈动脉APO病变CAS治疗策略
颈动脉粥样硬化假性闭塞病变(CAPO)是指颈内动脉颅外段局部重度狭窄/闭塞样改变伴远端颈内动脉管腔部分或全部塌陷,又被成为颈动脉近闭塞病变(CNO)、颈动脉次全闭塞病变等。
门诊新视野 - 治疗策略,颈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变 - 2021-01-31
孙学军:癌症进化论
随着对癌症细胞基因序列研究的深入,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即使同一患者体内,癌细胞虽然可能来自一个共同祖先,但基因突变数量和部位不同,说明癌细胞存在多种不同类型,这些突变型出现的时间有先后。这也是癌细胞能迅速产生药物耐受的重要基础,因为不同突变让细胞获得不同表型,获得不同的适应能力。根据这些特征,科学家利用进化论方法研究癌症,并通过数学模型确定联合治疗癌症的策略,理论上这种联合多种药物和手段可以实现
科学网 - 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 - 2016-04-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