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剪”出一个未来
导读 这位在清华被封为“风一样的男神”——说话快,走路快,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所关心的并未局限于生命医学,而是想给出一个生物学家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答案现在世界上有4700万人饱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困扰,预计2050年时,每3秒钟就有一个新的病人出现,我们将会有超过1.3亿人受它的困扰。作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第一财经日报/赵陈婷 - 施一公 - 2016-12-23
施一公: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
1975年,施一公与父母摄于河南驻马店镇。作者提供,《赛先生》独家图片。 施一公(清华大学教授) 父亲很希望我有一个响亮一点的名字,取意“一心为公”,作为我的名字。父亲赋予这个名字中的寓意,在我一生中的很多重要关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选择。 常常有学生和朋友问我:这辈子你崇拜过谁?我过去48年唯一崇拜的人是我的父亲。
赛先生 - 施一公,父亲 - 2015-03-04
施一公: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昨天(8月14日)晚间,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在“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全文如下:亲爱的青少年同学们:首先,作为一名身处科学研究一线的科学家,我热烈地欢迎大家前来参加第
赛先生 - 施一公,科研,教育 - 2016-08-15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发表乙肝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抗凋亡蛋白Bcl-2与乙肝病毒蛋白HBx之间的互作进行了结构与生物化学分析,研究结果发布在2月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生物通 - 乙肝,基因 - 2016-02-18
清华大学副校施一公采访实录!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或医生,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的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今天我们来听听全球著名的华人科学家施一公对于写英文文章有怎样的心得。
医闻速递 - 施一公,发表论文,科研 - 2018-02-14
施一公手把手教你写论文
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笔者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年轻的PI(课题组长)提供一个借鉴。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生物化学杂志》(JBC
观察者网 - 论文,施一公 - 2016-11-24
施一公:优秀的科学家如何成长?
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7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实验室的PI。他们的成长过程差别极大,性格、能力也各有不同。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可以简单地遵循另外一个优秀科学家的足迹脱颖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家的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但是,优秀科学家常常具
赛先生 - 施一公,优秀科学家 - 2015-03-31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再发突破性成果
与组分单一的其他膜蛋白不同,γ分泌酶包含四种组分:presenilin (PS1)、Pen-2、Aph-1和Nicast
生物通 - 施一公,γ分泌酶,阿尔茨海默病 - 2015-04-29
施一公:想成为佼佼者,必须付出时间
这种回答其实不够客观、也有些不负责任,因为他们有意忽略了自己在时间上的大量付出,而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偶然因素,这样说的效果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我从指导自己独立实验室的第一个博士生到现在也已经17年了,其中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中已经有11人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里担任独立
不详 - 科学家,付出,学术 - 2015-06-12
施一公委员:科技评价不能唯论文数量是瞻
在这几天的政协科协组讨论中,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委员一直保持低调。别人说话,他默默记录,很少主动发言。6 日下午,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施一公开口了。“我们来看第 8 页,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施一公顿了顿,“也就是说,发明拥有量是之前的 3 倍,技术交易额只有之前的两倍。
科技日报 - 施一公 - 2018-03-08
清华施一公和他的超级实验室
在科技创新中,国家各学科领域的一批顶尖实验室发挥着关键的先锋引领作用。新闻联播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超级实验室》,带您走进中国顶尖实验室,一睹追求卓越、勇于超越的大国科学家风范。生物学家施一公带领团队,用短短7年时间,接连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世界级重大突破,快速进军世界生命科学的最前沿,今天的【超级实验室】我们就先来走
CCTV新闻联播 - 施一公,超级实验室 - 2015-10-14
PNAS:施一公揭示nicastrin蛋白晶体的结构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膜内蛋白酶γ-分泌酶在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这篇论文
科学网 - 施一公,nicastrin - 2014-09-05
颜宁、施一公Nature再发重量级成果
这一成果于12月15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网站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的颜宁教授、施一公院士和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jors H. W. Scheres。Ryanodine受体(RyR)是细胞内一种高度导电的钙
生物通 - 施一公 - 2014-12-17
施一公:学生如何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
【 序:此文针对本科生和一、二年级的博士、硕士生,对高年级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也应该有参考价值。该文的一些背景可以参考我此前关于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博文: 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多一些,不善于读书。85至89年在清华生物系读本科期间,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我受到的与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一共只有两个。一是我在1986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师开设的《
施一公 - 2011-09-21
施一公: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的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博主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年轻的PI提供一个借鉴。文章最后做简短总结。
MedSci原创 - 施一公,科研写作 - 2012-03-1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