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生死观亦或是弥合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
近日,杨文医生被害案让人心痛、悲伤与愤怒……极端的患方家属因治疗无法达到预期而杀害医生,在这丧失理性的行为背后,我们不禁想问,患者家属因何会对医院和医生产生这样不合理的治疗预期?为什么无法接受95岁老人正常的生老病死?很多时候,我们只接受疾病被治愈,却无法接受死亡。但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它都不是万能的,很多疾病依然无法治愈或者存在一定的风险。有时医生竭尽全力,只能保证过程,却无法把控结果。我们经常忽
i医 - 生死观,医患关系,良药 - 2020-01-01
3位年轻人的ICU住院经历:住过ICU后,生死观都变了!
ICU又叫重症监护室, 是医院里最特别的一个部门。 因为费用高昂(日均约3000~20000元), 它被称为最昂贵的酒店, 但也许更形象的说法是死神的餐馆。
福建卫生报 - ICU,生死观,人文 - 2019-05-26
告别“生死两不安”
又要到清明节了,这是一个中国人追思逝者、思考生命意义的节日。前不久,知名作家琼瑶士发布公开信,嘱托自己希望“尊严死去”的愿望,“无论生了任何重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
澎湃新闻 - 安乐死 - 2017-03-29
基于中医理论解读《童蒙止观》观息养生法要
文章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医视角分析《童蒙止观》的“六字诀”和观想“十二气息法”的相关内容。《童蒙止观》认为,由风入息“四相&rdquo
中华中医药杂志 - 童蒙止观 - 2022-08-04
走近ICU:生死抉择就在刹那
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在里面;复杂大手术后需要监测的患者在里面;需脏器支持的患者以及其他有生命危险随时需要调整治疗的患者也在里面……这些危重患者,当他们病情稳定从ICU搬回普通病房后,可能自己都未必知道,生死攸关的时刻是
澎湃新闻 - 生死抉择,刹那,ICU - 2018-03-20
走在“生死”边缘的血液内科
不过那些血液内科的几大杀手: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直接把它推向肿瘤科界限,所以毫无夸张的说,血液内科也是时刻走在生死边缘的科室。
MedSci原创 - 血液科 - 2015-09-06
医生面临的那些生死抉择!
虽然伦理可能成为生死选择中的因素,但也会在每天的日常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是否接受医药代表的午餐邀请,是否与过去的病人约会。在很多问题上,医生们都有明显分歧。
译言网 - 2015-11-05
遗传性肠癌面面观
广州结直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科承办。大会围绕“大医精诚,匠心筑梦”这一主题,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以专题报告、MDT讨论等多种形式推广结直肠癌规范化全程管理诊疗的最新技术和理念。特别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丁培荣教授为我们分享遗传性肠癌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特征以及预防措施。
肿瘤资讯 - 遗传性,肠癌,结直肠科 - 2019-09-04
生死一刻,医患并肩战斗!
透过这起病例,我相信无论在朱玉萍医生的心中,还是在患者一家人的心中,经过生死洗礼之后都会有说不出的美好和美妙。而这美好和美妙的背后是爱。生死面前,最难的往往不是技术。唯有爱,才能让医患走得更远!
“三甲传真”微信号 - 肿瘤,手术风险,医患 - 2017-10-24
一位医生的生死观:假如死亡也有艺术形式,那应是有尊严地离去......
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选择被治疗。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选,尽管他们通常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选择“不”。这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他们也想活着,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 文/Ken Murray;一盐译;来源:《健康时报》 面对癌症,大多数患者走着这样一条路:先手术,花掉数万元;然后化疗,花掉数十万
《健康时报》 - 医生,尊严,生死观 - 2015-01-09
宿命观量表
2023-08-05
肺癌:治疗岂可等量齐观
作者:韩宝惠教授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在过去的十年中,肺癌治疗慢慢走上高效低毒路线。2010年,我们对肺癌的分子遗传学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还看到了在经过筛选的人群中,应用特异的靶点抑制剂治疗所获得的显著疗效。 •临床试验显示,在经选肺癌患者中,口服小分子癌驱动蛋白抑制剂治疗可获良好有效率,例如:吉非替尼治疗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者(图3、4),criz
肺癌 - 2011-03-25
饶毅:给你在别处的科学观
在北大之外,粉饶毅、粉“赛先生”的学生很多,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王博思就是一个。 那是8月的一天,当时还在欢度高三暑假的她,是一名准大学生。在朋友圈里,她转发了一篇“赛先生”的文章,并从文内特意摘下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奖赏是一辈子享受科学。”她喜欢这句话。 文章开头写道:大多数进入研究院做科研的学生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为科学着迷,但是他们中有很多人并没有成为成功的科学家,有些人甚至永远失去了对科学的热
科学网 - 科学观 - 2014-09-1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