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H、INHB联合检测
AMH对女性卵巢功能评价非常有意义,检测且不受月经和激素药物影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辅助生殖领域相关疾病和评价辅助生殖结局的重要指标。
检验之声 - 检验 - 2022-02-27
AMH检测,给卵巢功能打个分
抗缪勒管激素(AMH)是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的蛋白,能够反映整个生命周期的卵巢储备功能。近年来,AMH在卵巢储备功能评估、辅助女性生殖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近日,“2019罗氏诊断AMH临床应用专家会” 在广东珠海召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松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教授出席会议,就AMH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疗以及在妇科手术
MedSci - 卵巢,手术 - 2019-05-16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知多少?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是女性一出生就具备的激素。这是一种由卵巢中卵子周围细胞分泌的激素,正常情况下卵巢会持续制造AMH。
中国生殖内分泌网 - 卵巢储备,抗苗勒氏管激素 - 2023-02-22
AMH能预测ART治疗的获卵数吗?
本研究利用GAM建模,按年龄分为年轻人群和高龄人群,对AMH在刺激后获卵、累积活产两个阶段的结局影响进行评估,探索其在评估ART治疗效果中的预测意义和指导价值。
生殖医学论坛 - 辅助生殖,抗苗勒管激素 - 2023-09-15
AMH值<0.5 ng/mL的女性流产风险高63%?
以美国有商业保险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低AMH值(<0.5 ng/mL)和高AMH值(2.5–5.99 ng/mL和6–20 ng/mL)与正常AMH值(0.5–2.49 ng/mL)女性的流产风险。
生殖医学论坛 - 流产,AMH - 2023-09-11
女性初潮年龄与FSH和AMH之间有关联吗?
我们旨在研究接受诱导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IUI+OI)的女性,其月经初潮年龄与卵巢储备标志物月经第三天的血清卵泡刺激素值(D3-FSH)、抗苗勒氏管值(AMH)之间的关系。
生殖医学论坛 - 初潮年龄,抗苗勒氏管值,血清卵泡刺激素值 - 2024-03-17
AMH检测助推临床辅助生殖个体化诊疗 前景广阔
近日,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和“北京华医智库医学技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学习班暨AMH临床应用高端研修班”在京举行。会上,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皇家医院妇产科主任Scott Nelson教授聚焦于AMH相关进展,从多个角度对AMH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医师报 - AMH检测,个体化诊疗,辅助生殖 - 2017-09-21
AMH能诊断和预测绝经/卵巢功能不全吗?
本系统评价旨在确定是否有证据支持单独使用AMH或与其他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绝经,预测绝经,或预测和/或诊断卵巢功能不全(POI)。
生殖医学论坛 - 绝经,AMH,卵巢功能不全 - 2023-10-09
J Clin Endocr Metab:AMH水平与女性生育能力无关
研究人员表示,其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年轻的育龄女性在孕前咨询时常规应用抗穆氏管荷尔蒙(AMH)测试。Enrique F.
MedSci原创 - AMH,生育能力 - 2015-09-29
AMH水平升高与超促排卵药物反应减弱有关吗?
本研究旨在确定这种关联是否不仅存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还包括那些AMH水平升高但不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
生殖医学论坛 - 多囊卵巢综合征,AMH水平升高,超促排卵药物 - 2024-01-21
与女性生殖健康息息相关,AMH指标临床应用前景辽阔
其中,抗缪勒管激素(AMH)在预测生育能力、评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和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等领域优于其它预测指标,是可靠、方便和敏感的激素检测。近日,在“2018全国实用妇科内分泌骨干力量大会暨首届鼓浪屿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杨欣教授就AMH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与现场6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妇科内分泌
MedSci原创 - 2018-06-22
JCEM:GnRHa治疗期间AMH不能反应卵巢储备功能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是由卵巢颗粒细胞产生,可以作为卵巢储备功能的标志,但是在GnRHa治疗期间这项指标是否有用尚不清楚。为了确定长效GnRHa对AMH水平的影响,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Hadine Joffe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GnRHa治疗期间AMH不是卵巢储备功能的一个可靠指标。该研究结
丁香园 - GnRHa,AMH,卵巢 - 2013-10-23
AMH检测助推IVF个体化诊疗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不少符合条件的家庭开始考虑新的生育计划,女性尤其是高龄女性的生殖健康又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一些家庭在自然受孕未果的前提下,开始求助于辅助生殖技术(IVF)以完成其生育的需求。而不同个体对IVF的反应有差异,这也导致最终的临床结局各有不同。累计的生育需求和个体的差异对IVF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更高效、安全地进行IVF临床实践。作为目前倍受关
中国科学报 - 辅助生殖技术,二胎 - 2017-09-2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14个